自香格里拉峰会以来,关于乌克兰战争的3个 W,引起广泛争议,但却很少有人争辩1个H。

3W之所以引起广泛的争辩,是因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的人对乌克兰战争为什么会打,为谁打,为何而战的问题有着不同看法。一方认为乌克兰战争是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另一方则认为那是代理人战争;一方认为乌克兰战争是为乌克兰人民而战,为了子孙后代而战,另一方则认为,你的目标是战斗到最后有个乌克兰人,人都没了,何谈什么人民;一方认为乌克兰的抵抗完全是在无效抵抗,白白浪费生命,再打下去只有亡国灭种,另一方则认为,面对前敌,必须战斗到底,这才能体现民族气节;一方认为说俄罗斯侵略了乌克兰,乌克兰是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正义之师必胜,另一方则认为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俄罗斯不得不出手,另外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政府对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口存在歧视和压迫,因此需要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权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那一个H,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乌克兰这仗现在怎么打下去,这个好像还没有引起神魔争论呢,其实仗打到现在,针对前面讲的3W,更应该重视的是一个H,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如果乌克兰或俄罗斯能够打得漂亮,把对手打败,那才能有下文,毕竟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不可能得到。

乌克兰接下来在战争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个就是人口与兵力的问题,小国人口相对较少,可动员的兵力有限。目前乌克兰兵员已经相当匮乏,适龄青年都征招完了,老人和妇女都征招过了,接下来就该征招童子军了,其实,这个仗已经打不下去了,这不,6月15号,将在瑞士召开和平峰会,大概也就是给乌克兰战争一个体面的收场吧

二是工业生产和经济能力。战争表面看是枪炮武器装备,实际大的是工业和经济能力,战争主要是消耗,所以必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来随时的弥补这些消耗,乌克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实力也不如俄罗斯,这使得乌克兰在军事装备和物资生产供应方面面临极大挑战。

三是军事装备和技术劣势:尽管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一定的军事援助,但西方的援助,大体上都是“清库存”,援助的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装备。因此乌克兰在军事装备和技术方面仍然相对落后于俄罗斯。

四是内部政治问题:乌克兰内部存在政治腐败、领导层不稳定等问题,这对乌军的战斗力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政府在战争中的组织和指挥能力也面临挑战,拿破仑曾指出,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战胜一只羊率领的一群狮子,组织能力弱,往往使得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比如乌军扎卢日内,是个有谋略,知进退的指挥官,能够把握战场主动权,结果却临阵换将,送到英国当了大使。

五是国际支持的不确定性:尽管乌克兰得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但这种支持的持续性和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关注和支持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仗打下去,结果如何,乌克兰方面应该心里有数了。

严格来说,这场战争本不该发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为何走到今天,相关各方应该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