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6月19日凌晨,水利部微信公众号“中国水利”发布消息,6月18日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检查珠江流域西江防汛工作途中,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部党组会,传达学习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分析研判当前洪旱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受6月11日至15日西江上中游强降雨过程影响,6月15日,西江出现2024年第1号洪水,目前洪水已通过下游高要江段。

今年入汛以来,珠江流域已出现9次编号洪水,数量超过2022年,为1998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多,且流域内四大主要江河继2006年后再次全部出现编号洪水,其中西江2次、北江2次、东江1次、韩江4次。4月7日,北江、韩江的第1号洪水,为1998年以来年度发生最早的编号洪水。4月20日,北江的第2号洪水为1998年以来年度发生最早的特大洪水。韩江发生4次编号洪水,数量为其历史最多。

李国英在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和北方部分地区抗旱保供水工作,坚决打赢水旱灾害防御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李国英强调,要细化实化工作措施,以实际行动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一是水利系统特别是水旱灾害防御相关单位、部门、岗位要全面进入主汛期工作状态,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勇担当、善作为,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二是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根据流域特点和洪水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完善各流域防御方案,逐流域精准调度防洪工程体系,确保大江大河安澜。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前瞻、及时、精准做好汛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加快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

四是建立健全与主汛期相匹配的水旱灾害防御会商机制,全面实行“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场次洪水实行每日滚动会商。

五是所有具备防汛能力、担负防汛任务的水工程要全面进入防汛状态,要精准掌握每一座水库、每一条河道、每一段堤防、每一个蓄滞洪区情况,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科学制定调度运用方案,预置抢险料物、队伍、设备,做好随时投入运用的充分准备。

六是做细做实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强化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完善“叫应”机制,进一步落实网格责任,明确“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等关键环节责任人和措施。

七是建立健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抓紧建构单元最小、全面覆盖、严密有效的责任落实体系,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决策支持体系,权威统一、运转高效、分级负责的调度指挥体系,加快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八是锚定“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确保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目标,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精细调度水库、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动态摸排、准确掌握城乡供水和灌区用水需求,全力做好抗旱保灌保供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