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重庆表示,将从多方面发力,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车软件产业。

18日,在重庆举办的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车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正成为支撑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 王彦青:我们将面向智能驾驶等重点领域布局开源项目,建设优质开源社区,构建开源生态共同体。利用开源模式推动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将深入推进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共链行动,与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开源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苟坪:我们将有力支撑汽车基础软件和汽车芯片装车应用加速迭代,携手营造相融互生、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央地合作共建智能汽车开源软件生态体系

在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上,中国电科集团与重庆市经信委宣布,将发挥中央企业和地方产业上的优势,共建智能汽车开源基础软件的产业体系生态。

所谓开源,是一种软件开发和发布模式,它允许任何人可以自由地获取、修改和共享软件源代码。在大会上,中国电科集团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10家主流企业等共同发布了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的开源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科集团产业部国际合作部主任 刘淮松:小满开源车控操作系统,具有通讯、诊断、网络管理、存储等非常丰富功能,允许更多的企业共同来协同开发,开放性是非常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重庆拥有知名汽车软件企业170余家,2023年,汽车软件产业规模超过130亿元,中国电科与重庆市的新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汽车软件的产业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 王志杰:到2027年,力争重庆市软件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汽车软件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初步形成高端汽车软件研发应用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同时表示,通过聚合整车企业,形成合力,将会共同打造出可以支撑我国智能汽车跨越发展的全新软件产业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付炳锋:基础软件的开源开放,可以在生态伙伴中实现技术共享、版本兼容、标准互认,可以大大提高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我们一定要根据中国未来市场的这种强劲的牵引力,来开发面向全球,开放开源的操作系统。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车软件产业的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至5月份,L2级——也就是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乘用车的渗透率突破了50%,比2023年47.3%的渗透率,得到快速提高。此外,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安装智能化路侧单元超过8700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 苗长兴: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迭代,已实现辅助驾驶大规模应用,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的现场,还全面展示了产业链上的相关核心技术产品,高性能传感器、车用芯片、中央计算平台、智能车载终端、一体化线控底盘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表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 侯福深:这些年我国也在持续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另外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主导的C-V2X(蜂窝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标准,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采用。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 突出信息安全及新技术真实场景比拼

2024智能驾驶挑战赛昨天(18日)在天津开幕,超过100支队伍参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表示,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正在进行快速迭代更新。

这次挑战赛不仅突出了信息安全的比拼,包括信息安全攻防赛、智能座舱人工智能大模型赛等,还重点突出了新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极限驾驶环境中的比赛更能检测车辆的技术水平,当行驶中的参赛车辆在十字路口左转,遇到被视线遮挡的行人时,驾驶者难以及时察觉,此时,智能安全驾驶系统迅速捕捉到碰撞风险的信息,能立即自动开启紧急制动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搭载了自适应巡航功能的参赛车辆,能够主动识别前车快速切入变道,并及时减速跟随,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不仅如此,在极端复杂环境场景中,车辆通过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多个传感器,并结合先进的算法,可以在雨中、浓雾、暗夜等复杂环境下实现自动紧急刹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