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日报网报道页面截图

惟妙惟肖的根雕,精美绝伦的陶器,栩栩如生的剪纸,针脚细腻的麻质画,品种齐全的手工品……这是端午期间湖南常德河街文创集市·艺术奇妙夜的现场,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异常火爆。夜幕降临,霓虹渐起,熟悉的街巷,动人的音乐,逐渐高涨的热情吸引人们纷至沓来一探究竟。别具特色的非遗展示摊位、精彩绝伦的特色表演、匠心独运的文创产品,为慕名而来的广大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文化盛宴”。

在非遗文化里注入新潮的光

从6月9日至12日连续4天,常德河街春秋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条河街,半城烟火,如果不开心了就来河街逛逛,又恰巧碰上文创集市,瞬间治愈了我内心的烦躁!”这是一个90后男孩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话,代表了很多人对此次文创集市的心声。创意设计、古玩玉器、精美布艺、“非遗”展示、新式油画……一场文创集市点亮了河街的夜空,陪伴人们度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亲身体验了时尚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市现场的非遗展品及手工小物件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赏

“很多常德人都非常熟悉河街,但又觉得差点什么。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河街什么都有,就是差点文化的内核。”端午期间试水的这场文创市集,似乎为河街的运营者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线索,更多地勾起很多人对文化失落的回忆。

这些日子,市民张女士天天都来逛文创集市,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过去的家就住在常德河街附近,每天吃过晚饭,一家人就会去河街逛逛。河街能满足吃喝住行之需,各样的商品应有尽有,多而且还便宜。特别是那股文化气息,才是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唱歌的、耍戏的无处不在,河街的熙熙攘攘承载了她的青春记忆。“那时的河街特别热闹,老物件多。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夜市上买的。”河街生活已成为一种基因,融化在了她的血液里。

后疫情时代,市里提出恢复人间烟火气,大力发展夜经济。“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以吃喝为主打,不应是全部,也注定走不远,这样的夜市已经有几个了。常德的文化资源这么多,文创爱好者也多,我们想另辟蹊径,打造一条与众不同的夜市集。经过多方考虑,主打文创牌。”这是众多文旅决策者的共识,更是文化自信的回归。

夜晚的文创市集,彩灯闪烁,宛如一场小型的灯光秀,成了常德河街的亮点和焦点。这点点灯光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空,也让文创市集多了一份创意与浪漫。文创带来了新潮,市集的现场有各种卡通彩绘和唯美的句子,走在上面,心情不自觉地就变得萌萌的。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有这样一片地方,不仅很有创意,还给城市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开市以来,文创集市一直很红火,不少文创产品卖断了货。一些商家连夜组织人员赶制,还是没能满足近乎狂热的需求。当然,未来还会定期推出这样的文创集市,为河街的持续兴盛和繁华贡献力量。

文化的魅力潜藏于市井生活

“朋友,好久不见,约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来河街。”“与穿紫河有约,和文创同行——我在河街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常德,没错,我也很喜欢文创。” ……

这些唯美的句子,很多常德市民在朋友圈都看到过,这些文绉绉的话语是对这场文创集市的认可和感受。赋闲在郊区乡下的田老弄错了时间,一大早便赶了过来,以为是早市,便坐在那里等到黄昏文创集市开市,他说:“对文化的东西,要有足够的耐心。我隔三差五来河街游玩、采购,特别喜欢这里的氛围,既能品味近在咫尺的烟火气息,又能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让人感觉很踏实。”

在桃源木雕的展示区,省级非遗传承人朱德元的作品大受欢迎。在集市入口处,几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木制座椅引来不少人试坐,还有精美的笔筒和文房物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和把玩。

文创集市可逛、可买、可看相融合,让市民和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体验非遗产品,品味市井气息。非遗传承人将剪纸布艺、手工草编、木刻木雕、传统布艺手袋、国风器物摆件、羊毛毡玩偶、木制装饰物、花样面点等亲手打造的产品在集市上售卖展示,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各类非遗传承技艺,精心挑选购买;古董文玩商家拿出各种“奇珍异宝”小摆件、手工首饰、漆器、瓷器等,“淘友”们可以相互交流,观赏购买;附近农户带着自家土特产或是手工艺品如手工艾草制品、扭扭棒荷花灯、毛线编织饰品等公开叫卖,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前来购买。同时,非遗传承人现场创作表演麻质画、桃源绣、雕刻等,以及常德丝弦、汉剧高腔、荆河戏等,文艺志愿者开展扎染服饰、糖画、软陶、手工发簪、书签制作等活动,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新鲜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源绣手提袋、桃源木雕手串等文创产品大受游客欢迎

“这里可以制作艾草香包,游客自己挑选材料,自己缝制香包。”在集市上,艾草香包展示区的工作人员很是忙碌。

“这是麻制画,颜色漂亮,立体突出。”在李健鹰麻制画展示区,工作人员正在热情跟游客介绍。

孩子们在现场动手操作,天马行空,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用画笔在画纸上尽情创作,有的画出了栩栩如生的赛龙舟,有的画出形态各异的粽子,有的画出了对亲人的祝福……活动现场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趣味十足。

壶瓶山的高山土豆、石门高山红茶欢迎大家品尝啊。”石门县壶瓶山镇天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滔使出浑身解数,介绍来自壶瓶山的系列农特产品。作为本地酒企的散酒王、泥头山茶油、酱板鸭等纷纷到现场展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购买。

河街是文创复兴的天然土壤

文创市集的特点是门槛低、体验性强、空间开放,它能够以文艺、时尚、新锐等形象,占据城市的一个角落,衍生出各种表现形态,灵活机动。而赶市集、摆地摊、买文创,俨然成为广大市民尤其青年人热衷追捧的活动。此次河街文创集市·艺术奇妙夜主打“新青年、新街区、新市集”就表达出了这层含义。特色文创产品的热卖,预示着由他们精心打造的文创夜市品牌也呼之欲出。

厚爱凝聚着多方力量,常德市委宣传部主动介入指导,统筹市文旅广体局、柳叶湖区管委会、经投集团联合主办,市经投资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会承办,天框文化创意公司竭尽全力,拿出看家本领邀请本土非遗展品——桃源木雕、桃源绣、传统手工制香、麻质画四家机构;纯艺作品——油画、书法、石雕三家工作室现场展示、销售,并通过线下邀请、线上报名,汇聚了50多位原创手工艺人携作品入驻现场交流交易。全面打造集赏、游、购、品、娱于一体的多元场景,吸引游客体验,为文创集市造势,聚集人气。

端午节当天文创产品销售异常火爆,每个摊位的营业额在1000至3000元之间,全场零售额突破10万元。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聚焦促消费、稳增长的当下,文创集市的成功折射出都市经济的活力和潜力。“端午节期间,我们筹备了一系列非遗演出,把文创搬进河街,推动非遗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能增加河街商家经营收益。”市经投资管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毅说。

“我们也是在发展中不断摸索,也有一些新想法、新点子。未来,文创市集不只是物品买卖,还想为青年搭建一个后备箱市集,让年轻的摊主发挥艺术创造力,把摊位打造成小小的艺术空间,充满时尚文艺气息。还想吸引更具时尚潮流的街头表演、露天晚会等,真正点亮常德河街夜生活!”文创集市策划者、湖南天框文化创意公司负责人唐琦雯胸有成竹地说。

悠久历史的积淀,千年诗意的浸润,赋予了常德河街独特的文化韵味,打造情景式体验文创街区,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进来,沉浸式体验文化创意给生活带来的新潮。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