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三大举措”赋能提质,助力产业工人建功立业。

该县坚持政府、企业、教育资源协同发力,产业、职业、专业同抓并举,倾力搭建成长平台,扎实推进“两院”建设,挂牌“淮安工匠学院盱眙县分院”,组建“龙虾创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育才新路子。同时,深化与盱眙技师学院等院校合作共建,推动红胖胖集团设立企业商学院,采取冠名办班、订单培养模式,储备和培养3000多名“零磨合”入企的“能工巧匠”。

该县强化政策支持,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龙虾产业、凹土产业发展,兑现凹土能源环保材料研发中心等13家企业政策资金499万元。在全市首创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在伟复能源公司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指导淮河化工等4家县域30强企业建立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此外,开展农民工和新业态劳动者“求学圆梦”行动,提升学历100余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8期,培养技能型职工3000余人。

该县围绕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大力实施“才聚都梁”行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作用,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科技攻关,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培养高技能人才2.12万人。神力特生物等12户企业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淮河化工等39户企业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安顿雷纳新材料工业设计中心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与此同时,通过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示范引领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技改难点工艺痛点11个。

(江苏工人报 董胜 蒋蕖 卢克余)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