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海口市发生了一起因“刹车失灵”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了1死3伤的悲剧,据媒体报道,涉事汽车是一辆 小米SU7 参数 图片 ),而这辆车是在离开停车场时突然失控冲向了非机动车道并撞上了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和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于此前,类似事件发生时,涉事车主以及舆论方向,往往会把矛头指向“汽车油门或者制动系统”存在缺陷,因此,在事情发生后没多久,小米也迅速作出回应表示:“经配合警方调取车辆后台数据,事故发生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制动踏板状态正常,加速踏板处于持续下踩状态。我们已经向交警部门提供了事发时的车辆数据报告,后续将积极配合协助警方的调查,有相关结果,我们也将及时披露。”

而小米的及时回复,立即把可能发生的舆论风波扼杀在了摇篮中,大家也都基本认可官方的说法,不过这并没有打消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安全性的质疑,那么为什么最近几年大家对“刹车失灵”如此敏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可能与,前几年发生在国内的几起特斯拉重大交通事故有着密切关系,有很多车主,都坚持是特斯拉制动系统存在问题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尽管事后的调查报告并没有直接证明,上述事故中的失控问题与“刹车”有关,但大家还是认为,特斯拉独创的“单踏板”刹车模式是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对此特斯拉的态度也是非常强硬,他们坚持认为“单踏板”在驾驶节能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而消费者因为不熟悉而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跟车企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在今年5月底,针对“单踏板”是否合理的问题,工信部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提到,由于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导致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误踩等误用的情况。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规出炉,特斯拉很有可能会通过OTA升级的方式,砍掉“单踏板”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砍掉单踏板并不代表,问题就彻底被解决了,事实上,自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以来,汽车产品在“刹车”系统上出问题,就开始呈现出高发趋势,随便逛一逛国内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咱们就可以发现汇总了不少与刹车相关的事。

比如,刹车异响、刹车抖动,甚至在部分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无法完全踩下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随着汽车进入电气化时代,越发依赖电控操作的刹车系统,正在丧失传统机械结构的那种“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论上讲,一个软件编程上的失误,就足以导致刹车功能出现异常,而一旦出现事故,这种系统性的软件故障很难被检测出硬件问题,有时重启一次,问题就不存在了。这也就给了厂家足够宽裕的解释空间,加之在话语权方面,普通用户一向弱势,所以大家在“刹车”这件事上自然就没有多少安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