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银川市贺兰县法院德胜法庭接待了3名为“薪”发愁的当事人。

“我们辛辛苦苦给公司干了这么长时间,公司欠我们的工资到现在都没给……”姜某、张某、徐某受雇于某月子中心从事月嫂、保洁、厨师等工作,从2023年年底开始,公司因经营不善不能按期发放工资,2024年4月初,三人离职,欠付的工资一直追讨无果。法官详细了解案情和当事人诉求后,提前介入指导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

三人主张某月子中心共拖欠工资4万余元,除徐某持有欠条外,张某、姜某均无书面证据。三人提供的月子中心联系人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后人民调解员联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称该公司由其儿子实际经营,他不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且人在外地。人民调解员随后辗转联系到月子中心的法务,通过他才联系到月子中心的实际经营者顾某。

法官趁热打铁,出具调解方案,运用多元纠纷化解联动机制,与贺兰县检察院、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在德胜法庭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站开展联合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不愿意解决她们的工资问题,主要是因为去年冬天月子中心暖气不热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很多客户投诉,影响了公司正常经营,公司入不敷出,怎么给她们发工资?”顾某说。

为了使被欠薪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调解人员向顾某释法说理,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困难,对企业进一步规范经营、填补存在的法律漏洞提出建议,帮助其走出一时的经营困境。最终,在多方调解下,当事各方对劳务费的确认以及履行期限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来源: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