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外国使馆牌照车便有外交豁免权?莫让“狼皮”乱特权

文:麻辣新语吴能恩

16日,一则北京使馆牌照车辆路中央停车,当事人余琦自称有外交豁免权的新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特权思想的丑陋与荒谬。

尽管事发后,当事人余琦就不当言行致歉:“我也意识到我的行为对所在国际组织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深感自责。真诚接受各方的批评,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此影响恶劣的性质,又岂能是仅仅一句道歉能了事的?

余琦者,是何方神圣?原来她曾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2020年11月,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任期至2025年10月。

正是她的这一段关于违规停车的视频,才引发关注让她声名鹊起。

外交豁免权,本是为了保障正常的外交工作和国际交流而设立的一项特殊权利。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它却被某些人当作了肆意违规、破坏社会秩序的“挡箭牌”,实在是令人愤慨!余琦,作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秘书长,本应是具有高度素养和责任感的代表,却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了令人失望的行为和言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开着外国使馆牌照的车辆就真的可以凌驾于法律和社会规则之上吗?难道所谓的外交豁免权就能够成为肆意践踏公共秩序的借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任何人,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没有权利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众的利益。

余琦的不当言行,不仅是对法律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公德的践踏。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秘书长,她本应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然而,她却在这起事件中表现得如此无知和傲慢,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她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更给所在的国际组织抹了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事件也反映出了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在他们看来,自己拥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就可以不受法律和规则的约束。这种特权思想是社会的毒瘤,它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破坏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任由这种思想蔓延,我们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

对于此类特权思想和行为,必须予以坚决的打击和惩处。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社会的秩序不容破坏。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明白,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走向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摒弃特权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地位,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社会规则,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

总之,这起使馆牌照车辆违规停车事件是一记警钟,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特权思想的侵蚀,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严肃处理此事,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也期待这样的闹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