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宣城市郎溪县委宣传部始终把开展模范机关创建的“落脚点”放在“促业务”上,坚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扛起主责主业,聚力守正创新,摸索出“两抓三融合”工作法,扎实抓基础,重点抓落实,促进“机关建设与宣传、思想、文化”融合发展,持续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水平全面跃升。

主流舆论引领强势有力。充分发挥中央驻皖媒体联合会长三角一体化郎溪实践基地作用,聚力“突破点”,找准“切入点”打造“拳头产品”,打磨宣传“爆点”,2024年以来,已实现国内顶级主流媒体全覆盖。其中,央视《新闻联播》2次报道郎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郎溪小龙虾养殖情况;光明日报头版2次关注郎溪;中央二台、中央四台、中央十三台及中央十四台19次播发郎溪新闻。同时,“外国人在郎溪过春节体验民俗”等系列视频在新华社海外专线刊登,逐步扩大郎溪县国际传播力。

品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策划举办“迎新春、晒年味、赏民俗”“讴歌新时代 文艺进万家”“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等线上线下活动21场。举办“夏一站·建平”音乐节4场,吸引游客2万人次。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107场、农村电影放映1114场、“戏曲进校园”活动1次。建设并常态化开放城市阅读空间5处,开展活动特色阅读活动137场。开设12类文艺公益培训课,受众1200余人。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开展各类选树评选活动,刘荣年、陈玉芳夫妇当选中国好人,4人入选“宣城好人”,3人入选第七届宣城市道德模范及提名,2人入选“感动宣城”年度十佳人物,1人入选宣城市“十佳百优新时代好少年”。创新开展“百姓评百奖”活动,奖励设奖人33人、获奖人43人。常态化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178场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9个,农民夜校68个,打造移风易俗“新风堂”92所,服务群众近3万人次。(李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