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青岛报道

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青岛今年计划再优化公交线路30条,推行“公交+多场景”的出行模式,加强末端覆盖,探索招呼停车、区域响应式网约公交等模式,扩大微循环线路布局。6月18日下午,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邢昌友做客民生在线,围绕“智慧互联,全力打造市民美好出行新体验”主题与网民在线交流。

满足市民“最后500米出行”需要,中心城区两网融合提升至81.5%

目前,青岛已开通8条地铁线路,“轨道上的青岛”初步形成。作为市民绿色出行的两种重要出行方式,公交与地铁两网融合正成为青岛发挥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效能的重要发力点。访谈中,邢昌友介绍了城运控股集团在两网融合方面的工作进展。城运控股集团成立3年多来,依据《青岛市公交线路优化导则》等相关标准,按照“减重复、增覆盖、便接驳、提运速,推进微循环,丰富多样化”原则,累计新开公交线路35条、调整公交线路198条,消除公交盲区133个,解决了281个小区出行难问题,注重以接驳互通的方式匹配公交+地铁的两网融合,持续降低常规地面公交与地铁的强竞争关系,实现两网间客流的双向喂给。通过新开线路破解公交盲区衔接地铁(如新开通653路连接何家社区至庙石地铁站);通过停运调整减少两网强竞争关系(如停运101路、109路等,截短218路等);通过增设站点缩短公交站与地铁站距离(如增设会展中心地铁站、世博园地铁站、枯桃地铁站等);通过增加运力加快人流密集站点乘客疏解(如在两网换乘密集的台东、青岛站、海洋大学等车站加大运力投放、加快乘客疏解)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常规公交与地铁的协同发展。

目前,城运控股集团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衔接线路总数为248条,实现对中心城区范围内6条地铁线(不含西海岸新区的地铁6号线一期和西海岸快线)、104座地铁站点全覆盖,两网融合比例提升至81.5%,主城区公交线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在配合地铁2号线二期、5号线、9号线、15号线施工调流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手段对相关线路的客运数据分析,综合研判客流走廊变化和出行需求,提升两网衔接的紧密度。下一步将围绕四项工作重点推进,更好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一是加快优化老城区公交线网,逐步调整公交资源向北部城区(主要是城阳区)投放,织密北部城区公交线网与地铁线网的衔接。二是推进微循环和“响应式公交”线路发展,更加适应老城区的狭窄路况和新建小区的客流需求,实现小区与公交地铁站点的便捷接驳,满足市民“最后500米出行”需要。三是合理匹配线路车型,通过运量与运力的均衡,实现车厢满载率更加趋于合理。四是科学统筹公交运力资源,按照“稳高峰、降平峰”原则,推行通勤时段运行的高峰线路,最大限度减少低效里程,精准提升车辆使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

青岛北站至高新区北部将开通通勤专线,多公交线拟开通调整

访谈中,多位网友询问近期有无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邢昌友一一给予回应。为填补同德路、劲松四路部分公交线网盲区,拟于近期开通422路微循环线路。这条新开线路以福州北路停车场为主站,劲松七路辽阳东路为副站,开通后将极大方便沿线市民上下学、就医及换乘地铁线路的乘车需求。

根据高新区的开发强度和人口居住密度,2010年至今,城运控股集团已对高新区内公交线路进行了多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统筹布局。目前,途经高新区的线路共计33条(主要有120路、761路、765路、902路、908路、947路等),通达城阳区(含高新区)、李沧区、市北区、市南区等,其中762路、772路、779路均可实现高新区各片区间的衔接。近期,依托多处新建场站,拟开通“紫荆阁停车场—正阳西路丰源路”“新韵路停车场—康复大学”等公交线路,填补华中路、宝源路等公交盲区,解决茂悦东区、国信溪地美岸等新建小区居民出行问题。另外,为解决高新区北部工业区的通勤需求,拟在近期试运行铁路青岛北站至高新区北部的通勤专线,通过定时定线发车、减少停靠站点等方式,进一步缩短市民高峰时段通勤时间。

致力打造城运生活家(+),将“美好出行”延伸至“美好生活”

6月18日,位于李沧区四流北路40号的城运颐养李沧院开业,将为老年人带来更加全面、专业、温馨的养老服务。这是城运控股集团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访谈中,邢昌友介绍,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城运控股集团以“赋能城市发展、服务美好出行”为使命,以“国内一流的交通产业生态运营服务商”为愿景,坚持“公益性+市场化”双轮驱动,形成服务市民的“城运生活一张网”,将“美好出行”延伸至“美好生活”,致力打造城运生活家(+)。医养健康领域,依托城运老年病医院,建设运营15处养老服务中心(站),3处专业养老机构,以城运服务和城运品质让老年人体验到夕阳的多彩。现代物流领域,发挥全类危险品运输资质优势,开展危险废物运输、医疗器械运输等业务。依托原有的场站资源建立四家农贸市场,连续多年全部获评青岛市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广告传媒领域,推进智能候车亭建设,配备AI数字人语音交互等功能,建设城市驿站;牵手中超海牛等足球俱乐部,开展赛事运营,助推公交主业发展。新能源充电领域,加快智慧充电场站建设,运营96座公交专用充电站,建设16座社会充电站,对外开放公交专用充电站70座,既满足公交车辆充电,还解决了市民“充电难”。数字化转型领域,成立数字科技公司,“城运生活一张网”平台接入城市公交、城运快充、交运易购等场景,为市民带来智慧化生活新体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