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一度“呼风唤雨”的人曾这样评价:“军队中有两霸,一个是许世友,另一个就是韩先楚。”

和许世友一样,韩先楚也是拥有着鼎鼎大名的一员大将,他还特别分得清是非善恶,堪称军中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忘记韩先楚的贡献”

1959年,出自四野的7位开国将领因为支持彭德怀而被“雪藏”,这其中就包括了韩先楚。

近1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韩先楚是志愿军第三副司令,那时彭老总身边还围满了各级指挥官;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刻,除了老搭档朱德元帅来探望过他外,也只剩下韩先楚来独自探望了。

韩先楚不仅去看了彭德怀,也同样看了黄克诚。

从这件事上,也充分能看出韩先楚将军的一个特点:只认事。

1955年授衔仪式之前,各级都在忙碌着军衔问题,这是关乎到荣耀的,毛主席也反复询问那些功勋卓著的战将应该如何评定军衔,还几次提到了韩先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交代的话是:“你们别忘了他在海南的贡献。”

因此,1955年韩先楚便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对韩先楚来说也确实是实至名归,可以说,解放海南岛也是韩先楚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笔,令毛主席都记忆颇深。

那是在1949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中,邓华根据毛主席的电令准备实施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国民党虽说丢掉了大部分土地,可他们当时并不算弱,海南岛上不仅有10万多作战经验丰富的国军,而且还是红军的“老朋友”薛岳负责指挥修筑防御工事。

薛岳为了巩固海防,设立了“伯陵防线”,当时解放军的人数虽然众多,可大家对跨海作战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大部分都是陆军,就连不少指战员都是北方的“旱鸭子”。

前不久金门的事情也让很多人紧张,海南究竟该怎么去打,很多人都在心中打了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还召开了一场“攻打海南岛作战会议”,最终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登陆结合的作战方针,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却又有人犯了难。

林彪就给军委发了急电,说:“攻打海南岛有困难,推迟海南岛战役。”

金门的惨状历历在目,渡海作战前敌总指挥部还是根据林彪等人的建议决定推迟渡海作战时间,并通过购买登陆艇、改装帆船等方式来争取更大主动。

此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说:“按照现在的情况,购买登陆艇难度大、耗时长,这很有可能使解放海南岛这项工作向后拖延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我们现在可以依靠帆船,依靠谷雨前的季风渡海,早日解决海南岛的问题。”

不过,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接受,可他仍然坚持让部队做好一切渡海的准备工作,“将东北虎变成蛟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反扑也在计划当中,韩先楚根据情报截获了涠洲岛上的几百条船,并让技术兵种将汽车引擎装到了帆船上,这些船正好可以用于平时训练。

眼看季风季节越来越近,韩先楚十分着急,干脆绕过自己的上级直接找到四野首长林彪,让林彪去说服毛主席发动海南岛战役,为表明决心,韩先楚跟林彪说:“若是43军还没有准备好,40军可以独立打下海南岛。”

很快,韩先楚终于迎来了机会:“前指”同意后,一个800多人的加强营和一个2900人的加强团两次偷渡进海南岛,并与琼崖纵队汇合,奠定了接应大部队登岛的有利条件。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表扬道:“韩先楚再三建议、一意孤行,说明他是经过充分准备的。”

于是,1950年4月16日命令下达,韩先楚终于赶上了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0多条改装后的木帆船作为第一梯队渡海出发直指海南岛,聂荣臻留在总参谋部作战室等待前方消息,他询问秘书:“韩先楚现在在什么位置?”

得到对方已经上岛的答复后,聂荣臻松了一口气,说:“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海南岛顺利解放,也完全证明了韩先楚的军事指挥能力,罗荣桓在多年后与陈云的谈话中还提到:“海南战役其实并不好打,但是我们打得很好,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在战役指挥上主要是韩先楚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而海南岛战役结束后,韩先楚还没来得及休整部队,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美国舰队也横插台湾海峡。

在这样一个瞬间,很多指战员都感觉到后怕,因为若不是韩先楚坚决提议要打海南岛,那么美国出于战略利益思考也同样能把舰队开到琼州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内的军事学术界中,韩先楚也是众多学者公认的“几乎无败绩”的战将,正是“百战不败”奠定了韩先楚“一意孤行”的勇气。

1957年秋天,韩先楚也被毛主席调往福建前线,担任福州军区的司令员。

投入建设工作后,韩先楚除了去中央开会以外,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轻车简从深入基层研究,他要亲自掌握第一手情况,正如指挥作战期间了解战局那般。

为了能真正了解到情况,他一般不会提前安排好行程,都是走到哪看到哪。

在福建工作期间让他思索的事情有很多,秘书回忆道:“他要处理的事情应接不暇,每天晚上12点多才能离开办公室休息,第二天又会‘闻鸡起舞’,早上他起来了就会敲我的房门,那些日子里,我的字典里也没有‘8小时’,他什么时候叫我我就得忙碌起来,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