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内容对于内容社区来说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吸引更多打工人加入、并生成内容,对社区是重要的课题。

作者 | 赵铭(上海)

「离职」和「招聘」,两种对撞感极强的职场内容正在小红书同时掀起热潮。

首先,是大厂离职博主涌现的奇特景观——一群离开大厂的年轻人,开始以大厂经历为卖点,教更多新人如何进入大厂。在小红书上,话题#大厂裸辞 浏览量高达1175.6万,#互联网大厂离职 浏览量达到1905.8万。

甚至由于离职博主的赛道太过火热,研究离职博主的账号应运而生。@大厂离职博主观察员 于5月30日开启,观察10位字节离职博主动态。仅半个月就吸引了7000+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踩着春招节点,社区内出现了大量品牌开始以「听说在小红书招人很快」为话术发布招聘信息。字节跳动、哔哩哔哩、腾讯等30+知名企业专门在小红书开设了招聘账号。除了这些大公司,更多中小型企业也正在借助小红书,使自己的招聘需求被推送至更多潜在求职者的首页。此外,大量个体工作者也正在通过小红书寻找合伙人、助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话题的火热并非突然出现,小红书一直备受打工人青睐。千瓜数据最近一个关于小红书「打工人」的报告中提到,近一年「打工人、职场」相关笔记声量增长440%+,预估互动总量增长128%+。

小红书以高线城市用户、女性用户和年轻用户为主,有数据显示,3亿月活用户中,95后占比为50%,00后占比为35%,用户年龄结构决定,「职场」是这一社区的一大内容垂类。

基于实用性的社区特质,小红书社区长期活跃着大量「职场导师」类KOL,如《非你莫属》职场导师、《奇葩说》辩手@阿宝姐讲职场,以独特的职场「老实人」和「精明人」的处事对比来分享职场干货;有@石彦文、@北京老付等垂类职场导师,也有@脱不花、@杨天真等企业高管,分享职场成长干货。

春节期间,杨天真在小红书进行了一场包装为助理面试的职场直播。2月3日晚,有三位网友连线杨天真直播面试。从纽约大学应届生、金融从业者到大厂运营,杨天真对每位候选人轮番提问:说出你身上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 你想从这个职位中得到什么? 你对这个行业/职位的理解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个人博主更友好的推送机制和UGC社区生态,以及强生活方式的内容特点,让更多普通人愿意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社畜日常」。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红书职场内容是大厂日记。几年前,「进入大厂」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一种身份标识,晒大厂工牌曾经风靡小红书。这种笔记利用了人们对大厂光环的窥视,一部分在大厂工作的员工或实习生,靠着分享自己的大厂生活一路涨粉、接广告。

「离职博主」某种意义上是这一内容在经济形势变化后的一个具体展现。离职博主们分享着自己裸辞之后的生活与心得,其中很多人选择将账号发展为自己的谋生工具,利用自己的大厂经历开启简历优化服务,面试辅导,为更多想进入大厂的年轻人提供职场服务;另外,一些博主离职后开始追求「新的旷野」,探索人生新的事业可能,也成为离职博主赛道的常见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与「听劝」的思路类似,许多人会在小红花征求是否签offer、是否离职的建议,再跟进自己的下一步选择。这些兼具实用性和互动感的讨论,是小红书独有的职场景观。

在当下,招聘是企业加入这一在小红书迅速兴起话题的具体方法。

人感是品牌在小红书运营的共识。品牌账号在小红书更喜欢使用拟人化手段,不管是彼此互动,还是与用户交流,官方账号的姿态都显得更亲近,更像一个面向公域的「朋友圈」。在人感的要求下,企业也会积极参与到各种社区热门话题中。

比如,腾讯音乐招聘会收集用户的有梗回复,发布「小红书的朋友们别太离谱」的笔记。而快手招聘也活跃在其评论区,随时与之互动。

评论区是品牌与用户增加双方增进了解的重要渠道。品牌通过拟人化的口吻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让笔记成为互动的容器,塑造一个会聆听、真诚对待的品牌形象。

小红书内容方向招聘专家@小红书HR在小红书招聘 的账号在此之前更多分享个人向的母婴、生活动态。今年春天,该号转向为招聘主题,在发布新岗位的同时,邀请用户通过私信进行自我介绍,进一步提高匹配效率。「人感十足」的交流口吻,也会增加企业在用户心中的亲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在目前的小红书社区生态中,招聘仍然是职场内容的具体延伸,而非追求实用和产业价值。事实上,大部分的企业账号都是在杨天真的面试直播后发布了招聘相关内容,而杨天真的直播本就是其此前职场导师身份的一种内容延续。围观这场面试的数以万计小红书用户,并不以找到工作为第一诉求,而希望在观看他人面试中获得职场经验。

同时,小红书去中心化的推荐机制,基于图文而更为轻巧的内容制作投入,以及有着较高信任度的社区关系,确实也能为品牌提供便利。

「听说在小红书招人很快」的话术背后,指向的是小红书独特的算法推流机制,可以自动把企业需求推送到更多潜在应聘者的首页当中,增加双方匹配度。中小企业尤其能通过这种机制所获益,在传统的招聘渠道,中小企业在曝光上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小红书去中心化的算法推荐,可以基于兴趣和关注度,让一些体量较小的品牌也得以匹配到对自己感兴趣的用户。此外,企业还可通过点击潜在应聘者的账号,对其生成初步的用户画像,作为判断和了解的又一依据。

与此同时,小红书社交账号对于企业来说可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立体窗口,除了发布官方招聘信息,这些企业号会通过笔记这种轻巧、有用的形式,围绕「招聘」与用户做更多直接的科普。如以笔记和干货的形式,逐字剖析拿到offer者的简历,既可以为求职者提供便利,也可以帮助匹配到更合适自己的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的社交属性,同样呈现在职场内容中。对于普通人而言,小红书也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搭子。以影视行业为例,近几个月,许多项目组通过小红书寻找合作伙伴,也有一些个人为自己寻找助理。对于这种非标性质较强的岗位,主页内容也可以帮助双方进行感性匹配。

许多创业者通过小红书找创业搭子,目前#创业合伙人 话题已有1488万浏览。同时,借助小红书越来越成熟的群聊功能,不少创业者还组建了不少相关群聊。创业者可以通过群聊寻找合作伙伴,形成新的连接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种内容需求出现之后,好的社区会顺应需求进而自然引导。小红书职场内容中,基于实用性而形成的职场日常分享,基于人感形成的企业-员工真实交互、社区氛围下用户对养成系内容的高参与度,也经过小红书的强运营而凸显、放大,并正在生成新的生活趋势,更快地融入日常话语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职场信息出现在社区,5月6日,小红书官方开始关注这一趋势,开启了单独的@职场薯账号,表示致力于全程陪伴各位求职人、职场人,持续更新求职、职场内容。并上线职场视频创作者计划,「上亿流量扶持下一个职场顶流」。

官方紧接着推出了#帮10个年轻人找工作 项目,负责联系老板,100位职业博主,顺带敲定了一些有意思的offer,寻找处于迷茫、又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最终帮助10位年轻人在小红书找到工作,顺便成为职场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符合小红书调性的切入点,这一活动可将有求职需求的普通用户顺势转变为养成系职场博主。在小红书,「听劝」、「云股东」的流行一定程度证明了养成系的市场,官方助推相关养成系职场博主的一站式生成,也让更多用户可以在将小红书视作求职工具之后,进一步向社区反哺更多内容,实现正向循环。

此外,当职场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从小红书引申出来的「人生是旷野」在职场内容上映射得尤为明显。因此,除了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帮助,小红书正在顺应社会情绪,制造更多情绪向的职场话题和小趋势。

以「带薪摸鱼」为主题,小红书向用户免费提供一万杯咖啡来宣传网页版,而网页版的上线最初也源于一位用户对摸鱼刷手机版不方便的吐槽;去年12月,「我在工位重启人生」活动上线,为使用网页版的用户提供「摸鱼能量大礼包」,进一步强化了「摸鱼刷小红书」的认知。

最新的动态是,在风靡社区的「公园20分钟效应」之后,小红书推出了「工位20分钟效应」,也深得社畜之心。毕竟,相比前往公园,在工位上「原地复活」,是耗能更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