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区别,放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孩子如果有一个学习的目标就相当于是给“学习”这件事情装上了一个“发动机”,只要这个目标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孩子就可能会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去追求、实现这个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个想要达到某个名次、想超越谁、想考到多少分、想考上什么学校等等,尽管看上去这些目标似乎是过于“功利”了,但如果他们对这个目标本身有很强的达成欲望,那么一定程度上是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的。

至于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其实也有人持有并不乐观的看法,例如一个孩子就是把考上xx大学当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一旦真的达成了,孩子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如何如何。

这样的担忧是对的,现实中有很多的学生把考上大学当成“熬出来了”导致考上大学之后一下放飞自我,结果最终还是学无所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说“目标”的设置是有很大学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那些过于功利化、短期的目标,应该结合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进行才更有持续性地积极影响。

但即便是如此,我们也会发现大多数孩子纵然是对很功利的目标有很强的欲望,但在现实中他们也依旧难以坚持下来。

“常立志”的情况一点也不少,但每次立志之后都是“高开低走”,坚持不了多久就开始懈怠,知道下一次的“刺激”到来又开始重新立志,结果就是慢慢地连立志这种事情都懒得去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我们要聊聊这个话题,从“成就动机理论”去看看如何帮孩子立一个更适合他的目标,讨论一下如何利用孩子的“成就动机”帮助他们不但能够最终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激发自己在学习上的内驱力。

成就动机是一种个体为了追求成功或者说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的活动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人格中的一个非常稳定的特质。

对学生来说,高的成就动机可以让孩子对知识、成绩更加渴望,他们可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会使得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学业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亦有研究,且还给出了一个公式。

他认为,影响追求成功的动机有三个因素,分别是对成功的需要(Ms)、对行为成功可能的判断(Ps)以及取得成功的诱因值(Is),而三者的乘积就是追求成功的倾向(TS):

①在这个公式(函数)里,Ms(对成功的需求) 有相对稳定的特质。

它是个体因成功而感到的能量,这点应该是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如此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都会“知道很重要”,对“好成绩”的需求自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且每一个的进步也会带来更多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说是“稳定”,但现实中孩子的这种感受或者说这种能量的获得是跟父母、老师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孩子的积极肯定多还是批评否定多,前者无疑会对孩子获得这种能量带来积极影响,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