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6月19日电 (尚城)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黑河北安市积极营造重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为加快建设龙江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添薪赋能。目前,北安市营商环境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国县级城市第38位,黑龙江省排名第一。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北安市构建“功能型党委+特色党支部+服务党小组”三级联动、一体运行工作体系,形成“一套专班推进、一个模式服务、多个部门联动、所有项目受益”项目服务保障模式。树立“用户思维”,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筹建稳企稳岗基金3000万元,落实企业贷款及周转金141.3亿元,兑现奖励资金1800万元,受益企业76家。探索开展“活体抵押”模式和“象屿仓单质押”模式,放款1.3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真正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

在行政审批方面,北安市始终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用行政审批的“减法”推动企业发展做“乘法”。设立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窗口、“自助帮办服务区”,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模式,企业开办由最初的7个环节22天压缩至1个环节0.5天,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实现一次办、零跑动,即办件率、网办率实现100%。同时,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于次要条件或手续欠缺的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即开工,10个事项材料改为事后监管获取,施工许可环节可提前45天开工。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在30天之内,联合竣工验收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

为强化服务保障,北安市制发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支持民营经济38条、稳经济举措28条,为企业减免税费、社保费5.87亿元。组建“1+N”客户经理团队,创新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四个一”服务保障模式。落实“领导包保+责任部门+首席联络员”制度,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针对达规企业,安排专人指导入库相关资料,做到成熟一户、申报一户。2023年,北安市新增市场主体4066户、规上企业5户、限上企业13户,系列政策有效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北安市始终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率先在黑河开展个人诚信积分应用,推动16个领域信用分级监管,有效激励25010户,占市场主体98%。加快建设“信易贷”应用场景,全市95%以上市场主体实名注册“信易贷”平台,协调8家金融机构发布特色产品16个,授信金额超10亿元,稳步提升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抽查对象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营造重信守信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