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消息,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徐利民同志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徐利民,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浦江县白马镇。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22年9月,徐利民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病不幸去世,终年5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8日,浦江县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浦江发布”以《心系群众的“泥土干部” 献身文化事业的宣传战士》为题,追记了徐利民的事迹。

2006年11月,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对“上山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扩大“上山文化”影响,徐利民不辞劳苦、四处奔走,推动“上山文化”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办展,邀请袁隆平院士、考古大家严文明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为遗址题词、发声。随着“上山文化”知名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考察,众多参观者前来取经。只要有时间,徐利民就亲自陪同、亲自解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考古专家。

徐利民坚持每周2-3次赴上山遗址调研踏勘,拜访名家学者10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50余次……精诚所至,上山遗址先后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列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考古中国”项目;“上山文化”成为浙江省全省“文化标识”和示范级文旅融合IP;上山考古遗址公园评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全省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

自“五水共治”开展以来,浦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折期,以水晶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何去何从?新兴产业发展怎样精准定位?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是否仍有治水拆违时那般充足?面对高质量发展中的种种难题,徐利民带着问题主动向县委主要领导要“考卷”。

2021年初,徐利民迅速集结金华日报骨干记者和浦江县委宣传部、浦江融媒体中心等一批同志,重磅推出“奋力赶超 干在今朝”系列述评,以犀利的字眼彰显了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获得30万+的阅读量,收集优质评论建议超过400条,实现了浦江本土媒体在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中零的突破。在“爆款作品”的背后,是徐利民成百上千次的推敲和修改,浦江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洪建坚历历在目:“这个系列是徐部长力主推出的,每篇稿件他都亲自修改,所有的观点、标题反复斟酌。”

在虞宅乡任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推出“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带领干部深入农户、体恤民情、解决民忧,确保及时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

2006年,虞宅乡部分村饱受缺水、缺电的困扰,时常去乡里上访。徐利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建设一座水库解决群众用水用电难题。他带着同事天天往深山老林里钻,头戴斗笠、手拿柴刀,饿了啃饼干,渴了喝泉水,两年时间跑了100来趟。经过不懈努力,深清源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1万多人口的饮水用电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宣传部评价道:徐利民同志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献身党的事业,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他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用为民造福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他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

时代楷模,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中国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根据时代楷模的职业身份,以中宣部和有关部门名义发布。时代楷模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浦江发布、央视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