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河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是汉阴县城的重要水源之一。清澈的河水从秦岭北麓的茂密森林中流淌而出,自北向南注入观音河水库,滋养着县城十余万居民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汉阴县观音河镇深刻理解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品牌、市场和经济,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处处绿水青山”彰显生态底色。据了解,观音河镇位于秦岭南部,属浅山丘陵与中高山相结合的综合区,植被状况好,森林覆盖面积达80%。境内沟壑纵横,溪流众多,水源充沛,观音河覆盖七个村穿镇而过,共有大小溪流20余条300余公里皆汇于观音河。该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观音河上游修建了堤防工程,河道内禁止乱采乱挖,库区内禁止钓鱼,使得观音河的水质日益清澈。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推行生态工程,组建了“御源军”“御林军”“御地军”和“御空军”等生态“四军”,明确各自的责任,持续保护空气、土壤、河流和森林,不断巩固和提升镇区的生态环境。此外,观音河镇还利用“千万工程”的经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包户联心提效”工作法,分片包干,重点推进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和垃圾治理,因地制宜地加快卫生厕所改造,实现愿改尽改,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实现无害化分类处理。通过长效管理,村庄、河道、水库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成群结队的朱鹮、鹭鸶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觅食,观音河的水域生态恢复了水源保护地的本来面貌。“近些年,政府下了大力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观音河上游修建堤防工程、河道内禁止乱采乱挖、库区内禁止钓鱼,观音河的水质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清亮了。”观音河库区管理员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家金山银山”激发增收成色。“我每天6点左右就出门,等回去的时候是8点来钟,晚上6点过后,再巡查一遍,这等于是业余的时间来做这份工作。”护河员储著莉说道。她是观音河镇合心村的一名“御源军”,每天两次对负责区域的河道及道路进行环境卫生清理,不定期向群众宣传保护水源环境知识,及时阻止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每月能拿1000元工资,既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孩子,还能保障日常生活的开支,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了观音河流域的环境卫生,像这样的公益性岗位全镇共有80余名,每月领取工资,实现了增收和水源保护两不误。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观音河这样一个山区小镇来说,既是先天的优势,也是制约发展的桎梏,唯有因地制宜,发展长效生态产业才是根本的致富法宝。观音河镇借助猕猴桃“东扩南移”的机遇,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经过精心管护,全镇3000余亩猕猴桃产业已有800余亩丰产挂果。随着猕猴桃产业的成效凸显,该镇积极探索“反租倒包”模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猕猴桃产业带来的生态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保山护水”提升生态魅力。“我今天捡的塑料瓶、易拉罐,请你帮我把积分记上。”在水田村的垃圾分类回收置换站内,大家都纷纷将自己捡拾的可回收物品登记兑换积分。为了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回收,观音河镇将垃圾分类回收置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相结合,通过道德银行兑换积分,再用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该镇还利用戏曲进乡村、“三下乡”“映前三讲”、院落会等形式,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观音河镇凭借其靓丽的生态美色和生态经济的活力,先后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陕西幸福河湖、安康“十大农旅小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观音河打卡、采风拍照、游山玩水,体验这里的自然美景和生态文化。观音河镇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通讯员 祝志山 谢明朝)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