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方炒作“中国间谍”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尤其是英国,近日,有一则消息曝光,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期的英国法庭证词中,披露军情五处在2022年发出了关于所谓“中国间谍”的警告,此举是为转移公众对当时英国政府深陷“聚会门”丑闻的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警告”的时机紧随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就“聚会门”丑闻向下议院道歉的次日而来,使得此事背后的动机和真实性备受质疑。

所谓“聚会门”丑闻指的是英国首相府和其他政府办公室在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违反防疫规定多次举行聚会的事件。

这一系列不当行为最终导致约翰逊在2022年7月辞去首相职务。在这样一个政治敏感时期,军情五处发布的有关“中国间谍”渗透英国议会并干预政治的警告显得颇为突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军情五处声称,一名长期在英国经营律师业务的女律师李贞驹,被指控为中国与英国现任议员及有意竞选成为议会议员的人士建立联系,并向政界人士捐款,其中资金源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非英国人。

英方强调,这是基于“重大和长期”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然而,这一指控立即遭到了质疑,特别是在它被用来转移公众注意力的背景下。

根据反对党工党前议员巴里·加德纳的证词,他曾收到朋友转发的一条短信,其中提到,有很多人认为军情五处发布的消息旨在分散公众对“聚会门”后果的注意,这种做法引发了对安全部门是否应该参与政党政治的深刻担忧。

分析指出,无论是面对国内还是国际的政治争议,都需要更高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所谓的“外部威胁”来转移公众对政府内部问题的关注,是一种危险的策略,它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可能无意中激化国际紧张关系。

然而,英国在自导自演的“中国间谍威胁”的恐怖剧中,越来越上头。

近年来,英国对所谓的“中国间谍威胁”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警觉,甚至有些过度反应。这种趋势在英国皇家海军的举动中得到了明显体现,他们开始解雇来自中国、尤其是香港的洗衣工,理由是担忧存在间谍活动风险。这一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根据公开报道,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皇家海军曾雇佣数百名来自中国的洗衣工,这些员工大多来源于香港,负责清洗和熨烫水手制服以及军官用的白色桌布等工作。

但现在,英国皇家海军选择结束这一长达几十年的雇佣传统。英方的担忧在于,这些洗衣工可能会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家人而被卷入对英国不利的情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三名中国籍洗衣工因安全原因被禁止登上前往南海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还有一名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务了39年的洗衣工因家属居住在香港而被解雇。未来,英国皇家海军计划用尼泊尔人取代这些中国籍的洗衣工。

英方此举受到了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中国一向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否认有关进行间谍活动的指控,并批评英方散布虚假信息与进行政治操弄。

这种以国籍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不仅影响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正常交流,也可能适得其反,加剧了国际社会中的误解和分裂。

更重要的是,英国在指控“中国间谍”的背景下,自己却在背地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

不久前,中国国安部揭露了英国秘密情报局(MI6)在中国境内策划的一起间谍案,在掌握确凿证据之后,立马将目标人物抓捕归案,拔掉了英国在我国内部安插的“钉子”。

所以,谁才是真正的“间谍大户”,不比我们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