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6月18日上午,安庆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事迹宣传宣讲活动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稼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于国可歌、于家可泣”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国家脊梁”“民族骄傲”。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庆是邓稼先同志的故乡,学习宣传好邓稼先同志的光辉事迹,传承弘扬好邓稼先同志的崇高精神,是安庆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是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市上下正在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要以这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做好邓稼先同志史料和精神资源的持续挖掘、深度研究、全面展示,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承弘扬邓稼先同志为国捐躯、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埋头苦干、甘于清贫的执着追求,严于律己、提携后学的高尚品格,在‘两弹一星’精神感召下,加快推动安庆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庆篇章。”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在启动仪式上要求。

在现场宣传会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汪亚,邓稼先亲属代表邓志平讲话;著名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龙平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分别作主旨演讲;安庆邓稼先故居讲解员徐娟、安庆市委党校教授吴洁分别作了宣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以及邓稼先事迹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出席并作交流发言。

“父亲邓稼先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人生价值观,他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将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后人在他们的奋斗精神基础上总结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新时代征程中的精神支柱。‘两弹一星’精神,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大力弘扬。”邓稼先之子邓志平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庆邓稼先故居,讲解员徐娟分享了邓稼先的动人事迹。1958年盛夏,邓稼先告诉妻子:“我要调动工作了,至于去哪里、干什么、去多久,都不能说。”许鹿希并不知道丈夫要去干什么,但看着坚定的丈夫她选择了默默承担一切,“放心吧,我是支持你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1986年6月24日,一篇名为《两弹元勋——邓稼先》的通讯报道同时出现在各大报纸上。隐姓埋名28年的邓稼先,身份第一次被揭开。

隐姓埋名、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不畏牺牲……邓稼先的家国情怀和崇高品德令徐娟动容,也让她找寻到“坚持”的意义。“起初,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有时候一天重复讲解十几次,一度想要放弃。”但在深入了解邓稼先的故事后,她决定留下来,把邓稼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讲解并不是枯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丰富知识,创新方式方法,在讲解中多与参观者互动交流,我爱上了讲解,也更加敬佩邓稼先。”徐娟告诉记者。

“传承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与理念的传承,是知识与专业血脉的延续与传承,更是国家和社会责任的传承。邓稼先的精神与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科学院、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在主旨演讲中说道。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院指导,中共安庆市委、安庆师范大学主办,为期两天。活动期间,通过现场宣传、宣讲交流、考察邓稼先故居、观看黄梅戏《邓稼先》等多种方式,缅怀邓稼先为我国核物理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记者 陈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