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资家用轿车价格持续走低,如 轩逸 参数 图片 )跌至6万多, 卡罗拉 朗逸 跌至7万多, 思域 降至8万多,合资家轿接连大幅降价,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新闻,合资家轿的价格在终端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也别说什么价格战,其实这只是回归原本的价值空间,这是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合资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国产车在技术、品质和服务上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日益关注,合资品牌的优势逐渐被削弱。另外,尽管合资品牌拥有先进技术,但在中低端市场,这些技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本土品牌在性价比和配置方面实现了赶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合资车型全球销量都非常高,卡罗拉2023年卖出了803,000辆,轩逸卖出了534,000辆, 伊兰特 399,000辆, 速腾 361,000辆。就算发动机技术好,兼具油耗和动力,在这么高销量的下,成本分摊和控制都远高于国产车,但配置、用料却未必出色,就那最简单的内饰用料来说,大多数都是硬塑料材质,国产同级车都用软性材质包裹。也就是说,其高销量带来的成本分摊和控制,之前并未惠及咱们国内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燃油车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合资燃油车,至于某些大型国有车企领导提出的油电同权,早几年说的话,还有可能信了你,现如今电车除了一个购置税的优惠外,还有啥优势,北京、上海挂绿牌的优势吗?他们享受了合资燃油车的红利,号称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做出的国产品牌产品如何?销量又如何?对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广汽埃安以21.9万位居2023年网约车榜首,网约车销量占其总销量比例接近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有点像两个小朋友打架,一个家道殷实,还有保镖帮忙,另一个穷人孩子,自己苦练功夫,结果穷孩子连保镖一起打了,富人孩子又去求家长限制穷孩子用武功,可笑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回卷价格这事,当某车企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实现低价策略时,为何会遭到同行的集体反击?甚至还召开什么蓝皮书论坛,真是给人笑哭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made in chaina”遍布全球,中国制造依然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和贸易壁垒。远的不说,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事,不是妇孺皆知吗?都对欧盟这一打着公平竞争的名义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所不齿,但看看国内的现状呢,不觉得很像吗?

都是商业行为,都是为了利润,谁也别说谁比谁高尚,这一点华为就很通透,所有的情怀,所有的情绪都不如我产品卖个好价格,你可以对我有情怀,但我没必要考虑情怀就降价,花了那么多小目标搞研发,不定价高点怎么挣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汽车产品,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合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每种选择都有其独特价值。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