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民党一共授予或追赠了17位一级上将,这17人都是民国时期各个派系的头脑和大人物,其中就有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等人。除了追赠的以外,在抗战胜利后他们各自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有四个人选择“弃暗投明”加入到人民的阵营中并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这四人分别是程潜、唐生智、陈绍宽和李宗仁。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四位大人物。

1、程潜

程潜是国民党的元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还曾担任过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等职,深受孙中山先生的器重。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程潜就是北伐的八个军长之一。

1927年程潜被李宗仁扣押后,免去本兼个职,后来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他基本上离开了一线部队。1937年抗战爆发后,程潜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曾指挥了兰封会战。1939年程潜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递补1937年朱培德去世后留下的缺)。

解放战争时期,程潜曾参与竞选副总统一职,可是他的选票很少,最后放弃,所得票改投李宗仁。而程潜后来改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将湖南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潜

1949年,国共双方的势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当年7月程潜与陈明仁派出代表与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湖南保安部队及国民党第一兵团全体官兵在长沙举行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程潜先后担任过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68年1月,程潜在家中摔成骨折后住进北京医院。4月9日由于肺炎引起大量出血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2、唐生智

大家对唐生智的了解可能更多是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之后,日军直逼南京,唐生智临危受命担任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经过12天的激战也没能守卫住南京,最终日军进入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而唐生智自此战后退出一线部队指挥。

可以说唐生智的高光时刻都是在抗战之前,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唐生智回到湖南当兵,他从一名见习排长做起,到1926年他已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此后多年唐生智多次参与反蒋活动,但都没能成功。1935年国民党铨叙军衔时,本就是平衡派系的需要,所以唐生智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生智

自南京保卫战之后,唐生智回到家乡,名义上是隐居,实际上他暗地里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斗争,多方奔走,为抵御日寇、策划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4月,唐生智联系上了百个商界、政界名流,成立了“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唐生智任主任,仇鳌是副主任,号召反蒋、反内战、反饥饿,促使程潜、陈明仁下定和平起义决心。长沙起义的次日,唐生智领衔湖南各界人士104人通电起义,被推为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智相继担任过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和第二、三届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和第二、三届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及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务。1971年在长沙病逝,享年82岁。

3、陈绍宽

陈绍宽是国军海军将领,福建福州人,他早年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到海军任职,北伐战争时随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归附国民革命军,此后一路做到了国军的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在任内曾在争回测量、引水等多项主权和西沙群岛的领土,以及对海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多有贡献。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发动内战,然而陈绍宽早已厌倦内战甚至直接拒绝蒋介石的命令,弄得蒋介石大骂“娘希匹”。不久蒋介石下令裁撤海军司令部,陈绍宽的海军总司令一职也被免,他也颇为识趣,直接回到家乡过起了每日粗茶淡饭,读书看报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绍宽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陈绍宽拒绝赴台,福州解放后,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两次到陈绍宽家里请他出山为革命工作。陈绍宽欣然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工作。尔后,他来到福州,公开表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此后,陈绍宽相继担任过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副主席等职。1969年陈绍宽在福州病逝,享年80岁。

4、李宗仁

李宗仁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太高了,他是新桂系的首领,也是蒋介石一直以来的“对头”,北伐战争时,李宗仁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后来中原大战他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反蒋,结果被蒋介石打败。1935年铨叙军衔时出于派系平衡的需要,李宗仁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

李宗仁曾几次反蒋,但却始终屈于蒋介石之下,他领导的新桂系在国民党内部一直都是蒋介石的对头,也是最后一个能够与蒋介石抗衡的派系。1949年蒋介石被赶下台后,李宗仁出任民国代总统一职,他曾寄希望于和谈,但最后又拒绝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条件《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渡江后,国军一败再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就医为名,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12月,飞往美国。此后,在美国度过了十六年流亡生涯。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十年间,李宗仁先后五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他回归祖国大陆作准备。

1965年7月,李宗仁冲破重重险阻,携妻回到祖国大陆。李宗仁回国后,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小结:
这四位国民党一级上将,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也都曾收到过蒋介石的排挤,在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双方实力的逆转,他们也看出了国家大势的走向,最终都选择了“弃暗投明”站到人民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