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有个话题很火,那就是中国高校里的“女多男少”现象,越来越显著了。

有数据显示,2002年到2022年间,本科女生数量从66.9万大涨至294万,增长348%;而男生数量则从91.8万涨至176万,涨幅仅仅为88%。从2010年开始,本科女生的招生人数就开始甩开男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走向。

天弘基金研究员肖志刚算过一笔账,2011-2022年间的本科女生数是2821万,男生累计数是2089万,女生比男生多了732万。

其实,“女多男少”的趋势,不仅出现在大学,同样出现在超大特大城市。

从各地发布的最新统计年鉴,分析他们的户籍人口,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多个超大特大城市,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共性」:女多男少。

而且,绝大多数城市是最近几年才出现这种现象的。

例如,广州的户籍人口是到2018年,才首次出现女多男少;深圳2019年开始出现,北京2017年开始出现,南京2016年开始出现;上海稍早一些,2009年开始出现。

也就是说,虽然当前全国性别比例是男多女少(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万人),但在中国最优秀的那些大城市中,户籍人口却集体呈现出“女多男少”的倒挂现象。

由于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的户籍门槛显著降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由此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

01

这些大城市的户籍人口,女多男少

下面统计了部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户籍人口构成情况,统计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苏州、沈阳、厦门、佛山、东莞、天津等,统计小城市包括江门、湛江、绵阳、宿迁、菏泽、榆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户籍人口性别比,是指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数值低于100证明女性人数更多,数值超过100证明男性数量更多

如上图,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女性户籍人口往往多于男性户籍人口。

北上广深,以及成都、南京、杭州、天津等大城市,他们都是女性户籍人口更多,男性户籍人口数量为女性的97%左右。

值得一说的是,苏州、佛山和东莞三个工业城市,它们的女性户籍人口占比更高。例如苏州的男性户籍人口仅为女性的93.89%,佛山的男性户籍人口仅为女性的93.06%,东莞的男性户籍人口仅为女性的94.59%。

苏州、佛山和东莞是全国工业非常强的普通地级市,从产业结构的需求来说,应该是男多女少才合理,但实际情况相反。

当前,是不是所有大城市的户籍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并不是,凡事总有例外,重庆和武汉就不一样。

根据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重庆户籍人口为3413.8万人,其中男性1743.92万人,女性为1669.88万人,户籍人口性别比104.4,且历年的男性人口都比女性人口要多;

2022年武汉的户籍人口为944.42万人,其中男性478.15万人,女性466.27万人;

再看一些小城市的户籍人口性别比,又是怎样的呢?

统计了江门、湛江、绵阳、宿迁、菏泽、榆林等城市2022年的户籍人口,其中男性户籍人口均比女性户籍人口多。

尤其是湛江,其男性户籍人口占比非常高,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14.6。榆林的男性户籍人口占比也非常高,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10。

此外,像金华、唐山、南昌、漳州、柳州、盐城、宜昌等城市,也都是男性户籍人口超女性户籍人口数量。

更多城市的数据,大家可以看看下文中广东、浙江、四川、陕西等省份的户籍人口图表。

02

经济越发达,更容易“女多男少”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统计了广东、浙江、四川、陕西这几个省份,看看他们的户籍人口性别比会怎样?

以下为2022年广东省各城市的户籍人口性别比例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2022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这几个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其女性户籍人口均超男性户籍人口。

而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城市,户籍人口都是“男多女少”。

从区域来看,广东四大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中,只有珠三角的户籍人口,呈现出女多男少,而其他三个区域都是男多女少。

在广东省,似乎呈现出一种发展态势:越是发达城市,越容易呈现出女多男少。

以下为2022年浙江省各城市的户籍人口性别比例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的总户籍人口中,男性数量要比女性多。

而再看各城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城市的户籍人口,均出现女多男少。其他城市则是男多女少。

这说明,浙北普遍是女多男少,浙南普遍是男多女少。这个情况和广东省有点像,因为浙江是浙北更富裕一点。

以下为2022年四川省各城市的户籍人口性别比例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在四川省的户籍人口当中,只有成都是“女多男少”,其他城市均为“男多女少”。

以下为陕西省各市2022年户籍人口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陕西省的户籍人口当中,只有西安是女多男少,其他城市均为男多女少。

03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

从户籍人口数据来看,女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女性似乎更“容易”变成高学历,听很多朋友说,现在很多大学招研究生,男生已经非常稀缺,女性研究生的数量占比非常高,招男研究生几乎要靠“抢”。

权威数据也显示,女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一组数据,2021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在校生的50.2%。其中,女研究生占全部研究生的51.5%,普通、职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占比分别为50.2%和57.7%。

媒体还报道称,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续超过半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

也就是说,近年来随着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深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高学历女性也会更多的留在大城市。

麦可思研究院通过对《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统计发现,近年来本科女生继续深造的意愿持续加强,2022届本科女生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达到20.9%,相较于2018届的17.9%,5年内该数据上升了3%。

此外,大城市的服务业会更加的繁荣,销售、会计、文员、人事管理这样的岗位需要大量的女性人口。此外在教育行业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女教师占比都比男教师高。

以下是从2022 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节选的表格,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女教师占比大幅高于男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男生和女生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多数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工作,或是其他相对稳定的工作;男生更多会选择创业类、民营类这些流动性相对较强的企业。

有人认为,大城市赚钱、小城市买房,应该会是很多男性的选择,因为在婚恋市场当中,男性可能更多的要承担买房的责任,二三线城市房价、生活成本都会低很多。所以,很多男性在一定年龄之后,会离开大城市,去中小城市购房安家。

总而言之,高学历群体的女性比例越来越高,职场中的女性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高层岗位,女性同时还是各大购物中心和电商平台的主力消费者。所以,女性无论在生产端还是消费端,都在强势崛起,这是今天大城市的一个显著共性。

简言之,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户籍人口中女性的比例越高,这在大城市几乎成为常态,这说明女性的确是经济繁荣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