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之前,我开车沿着10号州际公路 (I-10),从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到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那是我开过最乏味的美国公路。沿途都是一成不变的荒漠,散落着低矮的灌木,一眼望去都是了无生气无生气的灰黄色,完全没有一丝美感。

Andy所在的这个德州小镇Iraan就在I-10边上,小镇人口不到500,除了石油公司员工、就是石油人的家属,典型的资源型边陲小镇。光秃秃的树木,低矮的平房,空荡的马路,孤零零的木质电线杆兀自守在路旁,既没有欧洲古典小镇的优雅,也没有其他美国小镇的繁华。据说,我是来到这个小镇的第一个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美式大排量发动机特有的轰鸣声,一辆老式的福特皮卡从街的另一头开过来,稳稳地停在路边,发动机熄火后,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褐色经典T恤的小伙子,二十出头,蓝色的眼睛,金褐色的头发,白皙的皮肤,没有纹身,身材健美,典型的白人阳光大男孩,他就是Andy。

Andy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知道我要路过Iraan镇,就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在他家里住一夜,他说他实在无聊,非常盼望有人来访问他。我需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他需要有人说话,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dy把我迎进他的House,里面有一个客厅、两个卧室,还有厨房和卫生间,电器一应俱全,家具虽然简单,却也有一种简约的美式风格,谈不上豪华,但也温馨舒适。

我问道:“这是你们公司给你的宿舍?就你一个人住吗?”

“是的,我女朋友偶尔会从休斯顿过来看我。”

“你们公司福利真不错,刚才那辆皮卡也是公司给你配的吗?”

“是的,我们经常野外作业,四驱皮卡是刚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石油公司派遣Andy到这里,一共要待三年,主要是为了熟悉实际操作流程,培养基层经验,三年之后调回休斯顿。也算是锻炼年轻干部的一种形式,与我们国企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dy的老式黑胶唱片机里播放着披头士的《黄色潜水艇》,我们俩懒洋洋地坐在沙发上,喝着饮料,聊着天,一天驾车的疲劳似乎瞬间都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ndy说:「因为这个地方太偏远,年轻人不愿意来,所以人手不够,要经常加班。」

我说:“那些人嫌这里无聊吧?”

“是的,这里没有飞机,而开车去休斯顿要七八个小时,”Andy有些无奈地说,“我和我女朋友一个月才见一次面。”

Andy很勤奋,也不怕吃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对他来说唯一难以克服的就是对女友的思念。可以预见,Andy的人生轨迹就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成长历程:名校毕业,不纹身、不嗑药、不滥交,一步一个脚印,在公司稳扎稳打,几年之后,他会在休斯顿郊区拥有自己的House,结婚生子,然后随着资历的提升,慢慢成为公司的中上层,年薪几十万美元,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真不好意思,这里没有什么娱乐,非常无聊。”Andy似乎觉得有点对不住我,略带歉意地说。其实,他哪里知道,我就喜欢这样非常规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在电视、报刊上看不到,网络上也很难查到。于是我就利用Andy对我的这点“歉意”,果断地提出:“你方便带我去油田看看吗?”

“你想去油田?当然可以!”Andy有点意外,对他来说油田只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场所,但对我来说,那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说走就走,我坐上福特皮卡,跟着Andy去见识一下这个德州油田。

Andy一边开车,一边指着远处对我说,几十年前,这个油田曾经是全美十大油田之一。

这不禁让我想到产量逐年降低的大庆油田,于是我问:“那现在这座油田的产油量是不是越来越少?”

Andy说:“原本是要趋于枯竭的,但最近几年的技术革新,似乎让这座老油田有了枯木逢春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自己的专业,Andy就滔滔不绝了,他说:“美国页岩油的成功要归功于很多中小企业,有六千多家公司从事页岩油相关产业。页岩油之父乔治·米歇尔(Mitchell)曾是我们德州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20世纪80年代Mitchell开始进军德州北部的页岩油开发,他将房地产利润全部投入到页岩油产业。”

我很好奇地问:“那时候页岩油就被看好吗?”

Andy说:“完全不被看好!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功,有人说他是浪费钱,有人说他疯了,说他不可能从石头里榨出血来。”

Andy接着说:“Mitchell这个老头非常偏执,对自己有莫名其妙的自信,后来他在页岩油领域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虽然他所勘探的区块没有产生很好的产量,但Mitchell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就把公司出售给了Devon Energy(德文能源公司),后来德文公司进一步完善了Mitchell积累的各种技术应用经验,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推广,使页岩油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皮卡开到了油田的一个制高点,夕阳西下,热风夹杂着一些沙土向我们迎面扑来,Andy手指着远方的荒漠对我说,他们公司在这个老油田的周边区块发现了可开发的页岩油储量,这个地区的油气产量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

当时,Andy还乐观地估计,美国不但能实现能源自给,而且还有可能出口部分页岩油,他们公司正在和日本谈出口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油田回来的路非常崎岖,山路在几个山丘间蜿蜒起伏,不停地爬坡、下坡,皮卡所到之处都扬起阵阵黄沙,周遭环境恶劣,但油田看上去维护得很好,设备依然崭新,几乎看不到工人。

Andy说:「现在大部分都实现自动化了,工人不多,很多操作已经实现远程管理,远在休斯顿的工程师也可以操作这里的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从油田回Iraan镇的路上,我看到远处有一块巨大的嫩绿色草坪,它在这灰溜溜、光秃秃的环境中非常显眼!原来那是一个学校的橄榄球场,这个学校是镇上唯一的学校,所有的中小学生加起来才六七十人,其中符合条件打橄榄球的男生也才二十人不到,但这个学校却有一支历史悠久的橄榄球校队。

我说:「在这么干旱的地方,为20个男孩维持一个这么好的大草坪,要花很多钱吧?」

Andy自豪地说:“是啊,这些学生要参加德州的学校联赛,所以必须要一块专业的场地,我们德州人非常重视橄榄球,我本人就是Long Horn的铁杆粉丝。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橄榄球场,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所以虽然代价高昂,我们公司还是在这里为员工子弟建设了球场。每当有比赛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来这里为小男孩们加油。”

以前只是听说德州人痴迷橄榄球,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如此。

后来我去查了一下,这支橄榄球队的名字叫Braves(勇士队),不仅有专门的球队大巴,每次比赛还都有专门的海报。整个Iraan小镇的人口才1022人,居然也能有这么一支看起来很专业的球队。还是让我有点吃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鲜为人知的优势

美国鲜为人知的优势

我也写过很多揭露美国阴暗面的文章,这个国家,的确有很多问题。正如我经常说的,我们可以敌视他,但千万不要轻视他。美国的底层确实非常糜烂,肥胖症、磕药、零元购、枪支泛滥,各种负面新闻充斥着媒体。但美国的中产和精英阶层,依然很有竞争力。

后来我一直跟Andy保持联系,也经常从他分享的一些内容了解美国石油工业的状况。事后我才知道,Iraan镇所处的位置,正是美国的「二叠纪石油产区」,这也是世界上最妖孽的产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为美国石油储量最大100个油田的位置分布,红圈部分为二叠纪盆地。可以看得出来,二叠纪地区是储量最大的两个石油产区之一。

2010年左右美国开启页岩革命,2014年美国国内页岩油产量超越常规油。2022年末,二叠纪盆地原油产量已占美国各主力产区总产量的50%。研究公司Enverus称,过去十年,以二叠纪为主的美国页岩油占全球原油产量增长的90%。

二叠纪盆地石油日产量(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比2021年增加近100万桶,从470万桶升至560万桶,并在2023年进一步攀升至650万桶。也就是说,美国光一个二叠纪石油产量,就是我们全国石油总产量的约1.7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有足够高的油价,二叠纪盆地可使美国德州在未来十年内,石油日产量增加到1300万桶,没有任何技术障碍。这个产量比沙特目前的日产量要高出近25%,是中国目前产量的3.4倍。也就是说,如果德州独立,原油产量超过沙特,全世界第一。

2023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1290万桶/日,连续6年保持全球第一,并成功打破了自己于2019年创下的1230万桶/日的世界纪录,再次成为史上最大产油国。美国的小跟班加拿大,也是资源大国,石油产量450万桶/日。相比之下,中国只有385万桶/日。

美国不仅石油工业发达,天然气也是世界第一。2023年美国天然气产量为9340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近四分之一。第二名是俄罗斯,产量7017亿立方米。中国位列第四,产量为2092亿立方米,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

美国不但成为油气双料冠军,实现了能源自由,还可以利用俄乌冲突,趁火打劫,向欧洲出售高价油气。与此同时,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1.2%。

作为能源,石油可以被部分代替,但作为化工原料,石油却无法被代替。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美国最大的软肋,其实就是制造业,一旦空心化,就很难恢复,但美国还有备胎,外包给自己的虾兵蟹将,比如墨西哥,虽然效率低,但至少还有选择。除此之外,他的弱点真的不多。无论从体育、科技、资源等各方面,我们都不应该轻视这个国家。

我当然希望东升西降,美国一天天烂下去,但我们一定要「料敌从宽」,不但要知道美国的缺点,更要了解美国的优势,低估对手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最后,还是那句话,希望两个国家,有博弈,无战争,人类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