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游击队缴获了30多辆自行车,伪军急了,连忙托人带信,提出要用子弹换回,队长笑道:“那行,15辆自行车换6000发子弹!”
自行车又被称为洋车,在交通工具匮乏的当时可算得上是稀罕物,不过在形势严峻的抗战时期,再贵重的物品在八路军战士看来都没有枪支弹药来的珍贵。
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游击队长在收到伪军派人送来的一封交换信之后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就欣然应允了。
那么这些自行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事情还要追溯到1941年,当时抗日战争正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胆子上战场杀敌将侵略中国的小日本赶出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而一些贪生怕死之人则昧着自己的良心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为日本办事,那些人有了自己的称号——伪军。
这些伪军跟着日本人为虎作伥,更是为了表忠心将矛头指向自己的同胞,那天,三十多名伪军骑着自行车在冀南平原的一个村庄附近抢夺粮食,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而当时在村庄附近有我军的一支游击队伍,当游击队长得知那些伪军的所作所为时十分痛恨:“这些人只会对着自己的同胞耀武扬威,简直是畜生,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
那些伪军其实就是一帮酒囊饭袋,对上我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自然只有抱头鼠窜的份,说做就做,在游击队长的带领下,游击战士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希望将这些伪军一举歼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击队长思来想去,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伪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因为那些伪军个个都骑着自行车,肯定会选择比较好的一条路,经过排除,游击队长就得到了伪军的返程必经之路。
等了好久,游击战士在游击队长的带领下终于看到了希望,彼时三十多名伪军正骑着自行车志得意满,嘴上还骂骂咧咧说张辛庄村的百姓不识时务。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游击队长瞅准时机果断下令,一时间子弹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而那些伪军丝毫没有防备,被游击战士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那些伪军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直接丢下自行车仓皇逃走,游击队的战士们根本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给了伪军一个惨痛的教训,最终游击战士将那三十多辆自行车带走,顺带着将伪军抢来的粮食送回原本的群众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伪军都被游击战士击杀,而只有几个人逃出生天,只是游击战士看到那些崭新的自行车时又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这些自行车也算是战利品,忧愁的则是这些自行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正在游击队长一筹莫展之际,伪军突然托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寥寥数字,希望游击战士能够将那三十多辆自行车归还,他们愿意用别的东西作为交换。
一看这封信,游击队长当即眉开眼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一番思索之下,游击队长做了一个决定,当即提出让伪军拿发子弹作为交换,否则就免谈,15辆自行车换6000发子弹,那30辆自行车就可换12000发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子弹在游击队长看来可比那些自行车有用多了,用在战场上可以杀更多的鬼子,对于游击队长的这个提议伪军为了换回自行车只能硬着头皮同意。
最终游击队长用30辆自行车换了12000发子弹,这些子弹对于当时的游击战士而言可是异常珍贵。
这次伏击不仅给了伪军一个惨痛的教训,还赚到了10000多发子弹,实在是一举两得。
游击战士看着面前一箱一箱的子弹开怀大笑,后来他们更是用这些子弹投入到战争中去,给了日军们一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