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澳门6月18日电(记者富子梅)澳门理论界日前以“一国两制”廿五载,擦亮澳门“金名片”为主题举办学术研讨会,结合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就“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与新时代展望,作更深层、更系统的研讨与论证,为澳门特区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共谋良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2024年澳门理论界学术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学者同盟主席吴志良作为研讨会主办方致辞指出,澳门在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进一步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独特定位和政策优势,既要积极投入横琴深合区、更好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又要加强与国际联系,特别是与葡语国家的合作,更好走向世界,为国家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贡献力量。

“澳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有许多优势,其中最有价值、最为重要、最能作出贡献的就是文化。”吴志良强调,中西文化荟萃的澳门具备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参与构建人类共同价值的所有基础条件,澳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把澳门打造成中国的文化硅谷,打造成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理想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不仅是澳门所长,更是国家所需。

“要完成好这个使命,理论界要树立大视野、大格局、大发展的意识。”吴志良指出,澳门的繁荣发展得益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学术研究也要心系祖国,面向世界。只有将视野和格局放大,才能将理论研究做活做优,研究成果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我们建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握指成拳,形成发展合力,将“9+2”变成“1+1”,推动港澳走向一体化,同向同步发力,同心同德,港澳相互成就,在共同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中,实现粤港澳协同发展。

“同时,理论界自身也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与各地理论学术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分工协作,深耕细作,推动澳门学术研究迈上新台阶。”吴志良表示,回归以来,澳门理论学术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新人辈出,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活力十足,学术能见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澳门学术界整体力量与其他地区相比还较薄弱,需要整合资源,以更多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术成果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