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作为全力拼经济的重要抓手,坚持大抓项目、壮大实体,优化产业布局,持续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促进产业集聚,优化镇域营商环境,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全面激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项目落地 产业结构优化

近日,记者走进大村镇白酒酿造文旅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三栋生产车间地下部分已经建设完毕,土方运输车满载泥土来回穿梭,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自4月份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在严格把控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期拼进度,目前一切按计划有序进行中。”项目经理刁春刚说道,目前项目参与建设工人150余人,大家将克服夏季雨水多等不利因素,全力保障项目7月中旬完成地下基础施工。

作为盘活闲置资源的典型代表,大村镇白酒酿造文旅产业园项目占地71.24亩(一期占地51.26亩),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包括白酒生产基地及博物馆、民宿、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拟建设发酵车间、蒸馏车间等5个标准化厂房,配建4条原浆白酒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达1.42亿元,解决就业400人。

“项目开工以来,大村镇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尽全力进行解决,让我们的建设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大村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大村镇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需求,坚持项目优质高效、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态度,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青岛坤溪酒业集团大村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士刚说。

厂房开建 企业产能扩大

“我们今年3月份完成了2500平方米的仓储库房建设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原材料和成品集中储存。办公楼项目也已经建设完毕,目前还在内部装修规划当中。”青岛芊亿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增军介绍,青岛芊亿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再生木制品加工再利用,预计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旧木质垃圾10万吨,生产高规格木质包装板20万立方米,节省用材林12万立方米,2023年产值在4000万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仓储库房建设完成后,我们将对现有的生产场地进行重新调整,企业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而优化后的部分生产车间将改造成为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车间。”丁增军说,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不仅具有环保、快捷、施工工期短的优势,并且更符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要求,建设现场就像搭“积木”一样,装配速度快、施工效率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我们掌握了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轻质隔墙板生产核心技术,并申请了专利,目前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丁增军说道。

“店小二”上门 助推项目提速

位于理务关的鑫盛泰智能涉海装备构件研发生产项目1号车间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外和围墙的施工,按照计划,下一阶段将进行2号车间的基础开挖和主体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村镇党委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为附近电路设施施工的原因,项目西侧的高压电设备移位,对施工造成了重大影响。镇经济发展中心了解后,立即联系供电所,从项目东侧连接上新的高压线路,项目建设用电问题得以快速解决,保障了项目按计划施工建设。”说起项目的建设情况,鑫盛泰智能涉海装备构件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对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感谢。

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二者相辅相成,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也是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村镇始终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围绕深化精细服务、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更有温度、帮扶更有力度,辖区各经营主体“活力倍增”。

今年以来,大村镇坚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招商引资亿元以上项目‘全生命周期’体系工作。发起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等部门联动构建多维度政企、社企沟通体系,通过工作前置、上门服务、全程帮办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带动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2024年一季度,大村镇共提报亿元以上全生命周期项目7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2个,涉及市级绿色低碳高质量项目1个,当季完成投资4.2亿元,增速100%,项目招大引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