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6月13日起,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起,江苏涟水中专17岁女生姜萍上热搜开始,她本人及相关内容,连日压倒性占据各大媒体平台焦点,成为全网罕见的现象级正能量励志事件。

这两天,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有关姜萍的一些舆论正在走向另一个方向。有一些质疑声聚起,大有期望姜萍“大翻车”。

当然,也有很多国内外权威人士对相关质疑进行了专业分析,甚至予以具体逐条驳斥。这里我就不具体列举了,网上都可以查到。基本上,依据现有信息,还是能够说清楚的,并具有相当的真实可靠性。

但是,还有一些舆论仍然抱有质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姜萍真的会“翻车”?对此,我说下自己的意见。

一个中专生在读生姜萍,斗胆参赛全球重要数学大赛,力压群雄,犹如杀入无人之境,高段位入围,这宛如传奇故事一般激荡人心。其精彩和震撼程度,甚至远超过鸡汤美文、网络穿越小说等。

这样一个罕见的励志青年以及相关成长环境等,立刻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但是,经过三天以上持续升温之后,网络急需更多鲜活的、最新的、详细的信息,而姜萍需要6月22日参赛,这期间处于封闭备赛之中。网上没有更多可供消费的信息,仅有一些外围的信息。

需要超过10天以上的等待,对于分秒间变幻的互联网舆论世界,这可是漫长的几个世纪啊!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舆论社会中信息需求端表现出极大的“饥渴”,不仅普通网民不解渴,还有很多主流媒体,特别是“捉急上火”抖音等商业媒体平台,急需要挖掘运作超级新人。

时间不等人啊!

因而,一些舆论剑走偏锋,逆向思考,不等姜萍安心完成决赛后,再进行有关事实澄清和证明,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大有“逼”姜萍赶紧“出来”之感。不明真相的大多数,被一些这样的舆论引导下,参与其中,质疑和“打假”。

这就是令人毁誉参半的网络舆论的悲哀,也是今天每一个人凸显在网络时代的“新星”们,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此外,姜萍的“横空出世”,以及催发而出的相关地域(江苏、淮安、涟水)、系统(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中国教育、职业教育)、人物(竞赛排名125名的姜萍数学老师王闰秋,排名308名的王闰秋爱人周英英,排名第13名的刘奔,同为涟水中专学生、暑期每天打三份工的姜萍姐姐,姜萍父母亲,涟水中专党委书记王文林、洪泽湖古堰酒厂周飞董事长)等等,这些很多都是极为典型的现实范例。特别是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既典型,又普通,甚至感觉就在你我他中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与姜萍每一个相关的信息梳理,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不管你是否承认,姜萍对整个社会而言,说得直接露骨一些,就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对于青少年成长、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等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忧的是,她的出现,实际上向社会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难题。破解这些问题,非一日之功,需要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需要更加公平更加科学更加正义的务实举措,持续深化改革,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这也就是,一定有一些人群,当然还包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站着说话腰不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以及这些天急切需要上热搜的,却被姜萍压得紧紧的很多人,还是不希望姜萍这样的传奇成为正常的故事。如果质疑见到实效,或者看到所谓的“大翻车”对于他们当然最好不过了。

当然,这种想法,很可能会失望。这种事件,大概率是正向发展的,逆行的可行性极低,是各方不可承受的。至于以姜萍决赛成绩为证明,也不能说明什么。

实际上,姜萍无论决赛成绩好坏,她已经成功了!如果决赛成绩不理想,那人家一个17岁的孩子,专业是服装设计,爱好是数学,自学大学数学时间不够长,你太多高的期望和要求,是不太不够意思?如此年轻,她有这样的天分和勤奋,未来竞赛获得更好成绩,大有机会。

如果此次决赛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或者更好的成绩,那更是不用说啥,一切只能说“好”了。

目前,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讲的,“对姜萍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我们应该加油鼓劲,不拉倒车,静心以待,不要动不动质疑和“打假”。

我倒是给姜萍支个实招,如果决赛成绩不好,就说这些质疑和“打假”之人,以及其舆论,严重影响了她幼小的心,导致其备赛分心、心情不好,未能充分发挥;如果决赛成绩好,就说本来准备以平常心参加决赛,但网上质疑和“打假”进一步激发了她,因此加倍用功,尽力发挥,才取得如此佳绩,在此特别感谢这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姜萍的未来走向及前程,我想用一句诗词来言说。那就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也就是希望一些关心的人不要过多担心。无论如何,姜萍自有两个好去处。高则被知名大学接纳,跻身数学研究领域,一举成大业;低则被平台挖去,直播教学及带货,步入顶流生活。

总而言之,中国涟水姜萍的人生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只要她沉住气,稳稳向前,一切梦想即是现实……

这就是命,这也是运!你说气人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