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脑子笨、不爱动脑,到底是谁造成的?

教育家南怀瑾先生:多半是父母在教育中触犯了9种不良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妈妈,以及一名家庭教育领域的自媒体作者,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家长向我抱怨,说自家孩子如何如何笨,遇到难题不愿意动脑思考,就想看答案,或者等着家长老师给解答。

比如我闺蜜的女儿嘉嘉,每次闺蜜给她辅导数学作业,她也很乖的坐在那里听,但就是听不懂,用闺蜜的话说就是“榆木脑袋”,根本转不过弯来。

确实,现实生活中,遗传确实影响了孩子思维能力的高低,但和智商一样,处于低谷和顶峰的孩子,总是少数。

大多数孩子还都是处于一般水平的,可为什么多数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思考,缺乏思维力呢?

教育家南怀瑾曾经用“中国父母破坏孩子思维和学习能力的九宗罪”来说明父母在教育中的不良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第一宗罪:不良的饮食习惯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锌、铁、维生素B和蛋白质缺乏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导致智商降低,并可能增加反社会行为和攻击性。

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尤其是6岁前),提供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进而影响其学习和思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宗罪:家庭不良睡眠和作息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不良的睡眠和作息习惯,也会影响孩子,导致孩子睡眠不足不规律。

研究证实,深度睡眠与记忆处理密切相关,大脑在储存记忆前必须先重建记忆,才能加强创造性思维,有助于解决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第三宗罪:轻视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氧含量,调节体内荷尔蒙水平,进而促进神经系统健康。 体育锻炼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父母忽视体育锻炼会削弱孩子的体质和精力,从而影响其学习和思维能力。

第四宗罪:对精神产品不加选择

精神产品,如书籍、电影、音乐等,对孩子的思想和价值观有深远影响。 南怀瑾先生强调父母应为孩子提供高质量、有益的精神食粮,比如,优质图书,帮助孩子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宗罪:培养孩子的厌学畏学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驱动力。 父母过度干预孩子学习,过分强调成绩,忽视兴趣爱好,过度安排课外活动等行为,都容易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

第六宗罪:奉行“一碗水”理论

所谓“一碗水”理论,指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于平均主义,不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进行差异化教育。 南怀瑾先生强调教育孩子,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第七宗罪:违反孩子天性的“园丁教育理论”

“园丁教育理论”指的是一种过于强调家长主导、忽视孩子天性和兴趣的教育方式。 南怀瑾先生认为,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第八宗罪: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

“满堂灌”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南怀瑾先生强调教师应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九宗罪:“标准答案”剥夺思考空间

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标准答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考空间和创新精神。 南怀瑾先生认为,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如果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正在悄悄流失,那就要反思下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犯了以上九宗罪,导致孩子没有思想,失去学习的力量。

如果有的话,建议您好好反思,寻求帮助,努力帮孩子寻找回本该属于他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