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校门前的路很窄,平时接送孩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自从修了这个广场,接孩子停车方便多了”在新建成的龙泽实验学校接送广场上,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市民刘桂兰高兴地说。今年以来,禹城市住建局结合城市道路建设,盘活学校周边闲散用地,建设学校接送广场,有效解决学校周边区域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问题。这只是禹城市住建局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补充完善城市功能性短板,有效提升城区整体环境质量,切实办好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禹城市住建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有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采取“门洞议事厅”一线工作法,由居民决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编制“一区一策”改造方案,将过程中的问题矛盾协调化解和督导反馈,成为监管改造工程和消除矛盾的有力抓手,真正形成“居民全程参与、专业设施协同改造”的良好局面,结出“共治久治、宜居安居”的幸福之“果”,2024年改造未发生一起市民热线的投诉件。

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品质提升,通过“解剖麻雀”标本兼治,找准“病灶”,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展开系列行动:针对城市排水防涝,实施创新街西延、老城街西延、鬲津路北延、开拓路等排水管网工程。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创新街西延、鬲津路北延、北辰路、老城街东延等道路建设工程。破解校门“拥堵症”,修建督杨实验中学及龙泽实验学校接送广场,新增外围停车位引导规范停车。完善德百商圈配套设施,打造新区市民活动中心。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从把“堵心路”变成“舒心路”,我们从盯着“某个点”到处理“整个面”,真正实现了变“解决一件事”为“办好一类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行“专班制工作法”,落实矛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工作要求,分线作战,对服务热线历史高频工单数据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围绕历史遗留、工程质量、欠薪讨薪等高频投诉问题,探索建立联动配合机制,助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达到一条热线收集民意诉求、一个专班解决群众难题的目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这个目标,按照“源头把控、过程管控”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各项措施,有效杜绝空鼓、渗漏、开裂等常见问题。开展“业主开放日”、“先验房后收房”活动,落实“举牌验收”、全过程影像、两次“分户验收”比对性复核工作,倒逼各参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降低住宅工程质量投诉事项产生数量,解决此前的‘交付即维权’等诸多行业弊病。以高品质住宅为基础,在标准规范上不断探索,叠加三方服务、社会监督、质量公示、“眼”鉴为实等方式,形成“1+N”工作模式,有效助推禹城市房屋建筑领域工程高质量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禹城市住建局以实打实的工作举措,从解决“一件事”迈向办好“一类事”,真正将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刘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