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生中有过许多位秘书,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五大秘书”: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但在众多秘书当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陪伴毛主席最后6年的秘书张玉凤了。

张玉凤是毛主席晚年的贴身秘书,也是深受毛主席信任的一个人。毛主席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每个人前来看望都需要通过张玉凤向毛主席汇报,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上下级,更像是亲人。

张玉凤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里最低调的一位,她总说:“我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接受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

张玉凤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张玉凤1944年出生在东北牡丹江的一个普通人家中,父亲虽然是个商人,但家中人数太多,所以在张玉凤14岁的那年,家里便没有钱支撑她继续上学。

张玉凤没有上学,也不想随便找一个工作,某天她看到铁路局在招聘工人,张玉凤抱着试试的心态前去应聘,没想到却被选上,成为一名列车员。

1960年冬天,16岁的张玉凤被选调去北京专列上当服务员,因为张玉凤服务态度好,和旅客说话温温柔柔的,随后被调往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

毛主席的专列有12节车厢,毛主席一般只在几节车厢内活动,一般的工作人员是很难见到毛主席的。直到某次张玉凤执行任务的时候,才有幸见了毛主席一面。

当时张玉凤激动到不行,心里像是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她看见毛主席踏着稳健的步伐朝自己走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和毛主席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向群众打招呼

毛主席走到工作人员的面前,一一和他们握手,到了张玉凤面前的时候,张玉凤由于太过紧张导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只是一直看着毛主席傻笑。

毛主席见了这样的张玉凤也是摇头直笑,为了让张玉凤不这么紧张,他和张玉凤握过手后便走了。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贴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此时的张玉凤可能想不到,之后的她会和伟人一起工作,并相处难忘的6年。

张玉凤之后一直勤勤恳恳,在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了两年,期间表现的一直很好。某天张玉凤正在打扫卫生,汪东兴却突然告诉她:“你跟我来,毛主席要见你。”

张玉凤听到这里十分震惊,因为她不知道毛主席找自己干什么,难道是工作上出错了吗?张玉凤怀着忐忑和激动的心情,跟随汪东兴前往毛主席的车厢。

这是张玉凤和毛主席第一次交谈,所以她格外激动,在毛主席的面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为了让张玉凤放松下来,毛主席十分和蔼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兴

张玉凤还是有些紧张,说不出话来,幸好一旁的汪东兴替她回答了出来。

毛主席又问:“你的名字是哪三个字呢?”毛主席一边说一边拿着铅笔和纸让她写下来。

张玉凤担心自己的字不好看,连忙开口说话:“弓长张,玉石的玉,凤凰的凤。”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记下了她的名字。由于这是两人的初次交谈,所以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张玉凤这个名字已经被毛主席记下了,并在纸张上写了许多遍。

汪东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许久,看到这里自然明白毛主席的意思,随后询问毛主席:“主席,要把张玉凤调来工作吗?”毛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

1966年6月毛主席前往韶山滴水洞,张玉凤也在随行人员中。

1970年7月的某一天,张玉凤正在打扫车厢内的卫生,列车长和副书记突然告诉张玉凤:“你赶快去中南海一趟。”

大家都知道中南海是领导人居住的地方,普通人一般没有收到邀请是不能轻易进入的,张玉凤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中南海,殊不知这竟是改变她命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吴旭君(左)

当张玉凤来到中南海后,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警卫团的团长张耀祠和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接待了她。待张玉凤平复了心情后,吴旭君问她:“你愿不愿意来中南海当服务员?”

张玉凤有些愣住了,到中南海工作?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这可是不少人一辈子的梦想啊,当然也是张玉凤的梦想,她没有一丝犹豫地答应下来。

从这以后张玉凤便来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照料毛主席的生活。

毛主席评价张玉凤:张飞的后代

从1970年到1976年,张玉凤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6年,此时的毛主席年龄已经不小了,每年入冬或者开春,免不了生病,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照顾了。

张玉凤刚开始来到毛主席的身边什么都不懂,护理知识也一窍不通,不过好在张玉凤踏实能干、努力学习,这也令毛主席对她的印象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

两人熟悉后关系也越来越好,毛主席经常说张玉凤是“张飞的后代”。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再加上工作繁忙,有时候经常因为工作而忘记吃饭。有一次张玉凤见饭菜快要凉了,她提醒毛主席:“主席,饭菜就要凉了,您还是先吃饭吧。”

毛主席最讨厌工作的时候有人打扰自己,只见他眉毛一竖,发火了:“你没看见我在工作吗?不吃!”毛主席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发脾气就那么一会,下一秒就忘了。

不过毛主席也有十分生气的时候,而发火的对象还是张玉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左)

当时毛主席正在接待一位客人,张玉凤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脸上的表情极其不高兴,毛主席发现后没有当场批评她,而是结束招待后私下找她谈话。

毛主席认为招待客人的时候不能将自己的情绪显在脸上,这样会让客人觉得不被尊重,然而当毛主席在批评张玉凤的时候,张玉凤却在狡辩,这让本就生气的毛主席怒火中烧。

毛主席瞪着眼睛对张玉凤说:“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张玉凤二话没说收拾好行李就回了家,张玉凤在家呆了20多天,还是非常难过,她无法接受自己被毛主席辞退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耀祠

张耀祠得知这件事后让张玉凤写个检讨书,张玉凤十分倔强,不肯写。张玉凤的婆婆劝她和毛主席认错,毕竟这件事的过错方确实是她,张玉凤也没有去。

后来张玉凤想到自己有一件很喜欢的衣服还落在中南海,她给护士长吴旭君打电话,请她将自己的衣服送到门口,吴旭君说:“你在家等着吧,会有车接你的。”这也算是给张玉凤台阶下了。

再次见到毛主席,张玉凤还是不肯认错,毛主席无奈,笑着说:“你啊你,办事挺认真负责的,就是脾气不太好,我看你就是‘张飞的后代’!你这可是二进宫,以后要多多注意才是。”

毛主席语气温和,满脸笑容,张玉凤看着熟悉的毛主席再也忍不住痛哭起来。也许张玉凤认识到自己错了,但她碍于面子不肯承认,本以为再也不会回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没想到毛主席却主动给她台阶下,这让张玉凤怎能不感动呢?

毛主席见到张玉凤回来工作也是很开心的,有一天还在饭桌上给张玉凤讲了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

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的神采奕奕,而是有些苍老。大家都知道国家领导人的身体情况都是保密的,对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保密的更严,通常只有身边的人知道毛主席的身体怎么样了。

1971年毛主席坚持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上车的时候需要张玉凤搀扶,他的双腿已经困难到这种地步,但他还是拖着病体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大家从这里就能看出陈毅和毛主席的关系有多好了。

1972年毛主席突然犯病,由于病来的太过突然,这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没想到。

当时毛主席因为肺心病和严重缺氧而休克,正在值班的护士长吴旭君发现后立刻推开大门,大声呼喊:“快来!”

张玉凤和警卫员听到声音连忙飞奔而来,给毛主席看病的医生也顾不上穿白大褂,快速跑到主席的卧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吴旭君(右二)

毛主席侧身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吴旭君连忙给毛主席摸脉搏,也许是因为吴旭君太过紧张,导致手有些抖,她着急的对医生说:“怎么办,摸不到。”

医生立刻采取急救措施,向吴旭君口述需要的药品和剂量,吴旭君复述一遍后开始准备,随后注射到毛主席的身体里。

此时的毛主席是昏迷的,心脏科专家胡旭军扶起毛主席,一边拍打着主席的背部,一边在主席耳边喊道:“毛主席,毛主席……”

毛主席在医疗团队的抢救下慢慢睁开双眼,他知道自己陷入了昏迷,为了不让其他人感到紧张,他醒后幽默地说:“我好像睡了一觉。”

毛主席大病一场,周恩来比任何人都着急,当他赶到毛主席住处,却因为双腿无力而无法下车。不过幸好毛主席醒了过来,这也让周恩来长舒一口气。

当时担任毛主席机要秘书的是徐业夫,为人老实,工作认真,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他身患重病,只能卧床治疗。毛主席机要秘书一职空了出来,综合种种原因,最终决定由张玉凤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被诊断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两只眼睛程度不同地患上了白内障。医生检查后说:“现在还不够成熟,需要等白内障长成熟的时候,才能给主席动手术。”

在毛主席双眼看不见外界期间,毛主席的身边来了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名叫芦荻。芦荻在毛主席的身边呆了七八个月,直到毛主席眼睛恢复光明后,芦荻才回去工作。

芦荻在毛主席身边主要为他念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和书籍,信件、文件则由张玉凤来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毛主席就是这样办公的。

1973年10月的某一天,江青突然来见毛主席,张玉凤将这件事告诉给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说:“既然她想来,那就让她来吧。”

江青离开后,毛主席有些生气的对张玉凤说:“你说她来干什么的?是想分我的稿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江青

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毛主席是有一笔稿费的,这都是毛主席写书得来的,毛主席全家的生活以及他资助穷苦人家的孩子的费用,都是从这里支出的。

没过两天,毛主席让张玉凤到会计室取出三万块钱送到江青的手里。三万块钱别说当时,在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然而当江青收到这笔钱后却说:“小张,可能这三万元对你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我来说却是不够的。”

随后江青列举了一大堆开销明细,向张玉凤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张玉凤看后不知道该回答什么,便笑了笑没说话。

1975年7月的一天,毛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当时天气很好,毛主席也难得没有失眠,睡了一个好觉。

当天下午毛主席醒来的时候,张玉凤问他:“主席,您今天睡得怎么样?”毛主席回答道:“挺好的,我睡了好几个小时。”张玉凤接着说:“既然您睡得这么好,不如我们今天来办一件大事吧!”

毛主席听到这里很是好奇,有什么大事是自己忘记了呢?随后问道:“什么大事?”

张玉凤说:“您不是答应要做白内障手术吗?现在时间已经到了,白内障也成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中间)

那段时间只是说要做这个手术,但具体的时间并没有规定,张玉凤想这天毛主席心情好,做手术的大夫唐由之也说可以做了,那何不趁着毛主席心情好将这件事解决了呢?

毛主席听后思考了一会说:“好,那就做吧!”

就这样医生开始为主席测血压、拿听诊器听心脏,在看到一切数值正常后,便在游泳池旁的休息间里开始了白内障手术。

当时由周恩来、邓小平、汪东兴和王洪文负责毛主席的医疗小组,手术由广安门中医研究院和同仁医院的医生参加,主刀的大夫是唐由之

大家都很担心手术能不能成功,其实白内障手术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手术,就算是农村里的赤脚医生也能轻松解决。但现在是为毛主席做手术,所以他们有担心、有紧张也是很正常的。

护士由于太过紧张,导致在为毛主席打针的时候一直打不进去。如果换成其他人可能早就生气了,但毛主席却不同,毛主席知道医护人员都很紧张,所以他忍着手上的疼和护士们说话,让护士们彻底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等到医生将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时,便对毛主席说:“主席,术前准备已经完成了,咱们开始吧。”毛主席缓缓地点了点头,其实毛主席对做手术也是有些不安的,毕竟他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人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尽管毛主席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但他毕竟是一位普通人,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些害怕也是能够理解的。

毛主席手术前还是有些担忧,如果手术失败的话,那还不如不做,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毛主席让张玉凤放了一段昆曲演员演唱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毛主席一边听着歌曲,一边走进手术室。眼部手术是非常疼的,所以医生先在毛主席的眼周围打了一针麻醉药。然而第一针打下去后毛主席没有感觉,医生只好继续打第二针,第二针下去后,毛主席的眼睛才失去了知觉。

这个时候张玉凤将录音机关闭,好让医生专心做手术。手术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共计15分钟,而做手术的时间只有8分钟。手术过后,周恩来等人怕打扰到毛主席休息,所以没有打招呼便走了。

周恩来临走前特意对张玉凤说:“我们就先走了,等主席醒来你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毛主席醒后,张玉凤如实禀报,毛主席听后点点头,笑着说道:“谢谢他。”

手术后毛主席的情绪很稳定,恢复得也很好,一个星期后医生将毛主席眼睛上的绷带拆了,毛主席左眼重新看到熟悉的人和事物,他感到非常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

毛主席逝世后,张玉凤整理其藏书

1976年6月,已经83岁的毛主席因心肌梗塞已经被抢救过一次了,为了让毛主席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治疗,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专门的医疗组,主要负责毛主席的病情和护理。

这天凌晨3时42分,中南海突然震动起来,主席住处大厅门窗上的玻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地上也传来阵阵响声,毛主席的床榻更是晃动不止。

汪东兴、张玉凤等人预感可能会发生大地震,迅速朝着毛主席的卧室走去。此时的毛主席穿着睡衣,半躺在床上,双目微闭,脸上并没有此次地震带来的慌张,他还是那样沉着冷静。

毛主席对着进来的工作人员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惊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喊:“小周!快!主席的头!”工作人员周福明听到喊声,连忙护住毛主席的头部,防止掉落的东西砸到主席。

天亮后,经过医生的同意,中央政治局决定把毛主席移到防震的房子中,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地震数小时后,中央办公厅通知毛主席的警卫,用担架将毛主席抬到安全的房子中去。

毛主席刚刚服下安眠药,还在熟睡当中,因此并没有发现住处的变化,直到毛主席醒后发现周围环境很是陌生,他问工作人员:“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会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华国锋

得知原因后,毛主席一再要求回到原来的地方,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来到毛主席的床旁对他说:“主席,这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

毛主席并不同意,还是坚持回去,华国锋再三劝说:“等地震过去,等您的身体好些,我们就回去。”毛主席听后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次地震就是“唐山大地震”,北京也遭到严重的波及。毛主席在地震后收到各种报告,其中都是说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毛主席看到唐山地震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情况后,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他表示:“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

毛主席病重的时候还不忘关心国家大事,还不忘关心受灾的群众。

由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唐山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唐山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展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李敏夫妇

1976年8月28日,李敏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同意,来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毛主席躺在床上微微睁开双眼,看清是自己女儿后,紧紧握住李敏的双手,想要把所有的想念都寄托在这上面。

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当护士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有一瞬间的愣住,随后谁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由它从眼眶流下。

9月11日夜里,毛主席的遗体要运出中南海,永远地离开这个他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江青身穿一件黑色的衣服,手臂戴有黑纱,一脸阴云,她拉过张玉凤,在毛主席的遗体前照了最后一张照片。

之后张玉凤从部队转业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此离开了中南海。1986年的时候张玉凤要求调回铁道部,调回那个她和毛主席认识的地方,做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张玉凤退休后还做了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那就是整理毛主席的藏书。张玉凤这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曾经担任过不同寻常的工作,现在又回到凡尘,过着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