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进一步总结和宣传各地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探索实践,6月18日,由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山东省妇联主办,烟台市妇联、中共龙口市委、龙口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交流会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宣读了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十佳创新案例名单,烟台市妇联、呼伦贝尔市妇联等7个十佳创新案例入选单位作交流发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妇联作为2023年度妇女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代表,在交流会上呼伦贝尔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乌兰托娅作了题为《行走 有呼必应 娘家 就在身边》的主旨发言,分享了“行走的妇女之家”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自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妇儿工委办、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等妇联团体会员、各类女性社会组织共申报案例279件,从中产生十佳创新案例和30件优秀创新案例,另有60件案例入围。入选的创新案例涵盖了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创新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治理,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美好生活等方面,展现了各地妇女工作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亮点,对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推动妇女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由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开展的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致力于为全国各级妇联组织等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推动妇联组织深化改革建设,做深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做优巾帼建功系列行动、做强家庭服务巾帼行动、做实巾帼维权暖心行动、推进妇联组织强基破难和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五大行动”,做好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托育政策加快落实、春蕾计划、讲好中国和中国妇女故事“六项实事”,努力锻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妇联组织。

行走 有呼必应

娘家 就在身边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妇联在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交流会议上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妇联在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交流会议上发言

“行走的妇女之家”,是呼伦贝尔市妇联在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进妇联组织改革,深化“强基扩面促活”工程,不断创新思路举措,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增活力,建立“12345+N”工作机制,努力解决妇女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延伸工作触角、优化活动平台、拓宽服务半径,以小切口抓大改革、以小举措促大民生、以小平台做大服务,打造妇女群众信赖的温暖娘家。

坚持一个“聚焦”

“行走的妇女之家”始终聚焦“党建带妇建”一个核心,以“党有号召 妇有行动”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行走”之力,将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穿融入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以“妇女之家”之要,吸纳更多优秀女性加入妇联组织,将党的声音送到每一位妇女身边。

推进“两翼”融合

“行走的妇女之家”,自2022年初成立以来,以“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为两翼,共同经历从无到有、巩固完善提升、提质扩容增效的过程,整体设计、统筹推进,覆盖全市四级妇联组织,为农牧林垦矿城区妇女群众急所急、解所难。以“行走的妇女之家”为抓手,统筹推进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十进·十送”行动和“呼伦贝尔爱心妈妈团”结对帮扶行动,仅2023年,联系服务妇女群众19.2万人次,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抓实三个“改变”

“行走的妇女之家”打破以往固定时间、地点、场所、人员的服务模式,以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为中心,从妇女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解决基层治理中实际问题为目标,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将固定变为“流动+”载体、将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将妇联干部开展活动变为与妇女群众共同推进工作,推行“工作议题大家提、时间地点大家议、内容方式大家定、服务质量大家评”工作模式,优化工作细节,多渠道畅通访妇情渠道,为各级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双向奔赴赋能。

推动四个“实现”

“行走的妇女之家”立足强化引领服务联系职能,针对传统的基层妇联组织力量单薄现状、单兵作战工作情况,单向履职服务模式,加强部门间横向沟通和纵向联动,打通以工作联系交流、阵地联手共建、资源联配整合、人才联合培养、活动联袂开展、难题联手破解的“六联”做法,搭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平台,通过“固定+流动、定期+随机、线上+线下、共性+个性、多数+少数”方式,实现组织模式向“多元立体式”升级、工作模式向“开放协作式”拓展、履职模式向“精准滴灌式”作为、服务模式向“最后一米”聚力,探索推进了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新步伐。

激活五个“动能”

“行走的妇女之家”从妇女群众所需所盼出发,盘活内生动力、激活外源动能,让阵地走起来、让妇女干部跑起来、让服务动起来、让解决问题实起来、让发挥作用活起来,激发服务妇女群众新活力。坚持把握一室一品牌,一站一特色,一队一行动,执委工作室、执委流动站、爱心妈妈团、草原姑娘研学团等为抓手的“一站一室N支队”在妇女群众门口搭建起听妇情、问妇需、解妇困的有效阵地,实现“行走的妇女之家”有效覆盖、高效服务新机制,推动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新格局。

带动N个“群体”

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坚持长远统筹谋划,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带领妇联干部、先进典型、巾帼志愿者和优秀妇女群众共同参与、共谋发展。采取“学、训、练、服、干”举措,引领全市各行各业妇女群众紧抓新领域、新赛道蕴藏的新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争先锋、善作为,就呼伦贝尔25.3万平方公里、1733公里边境线的48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实施“七个作模范”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新做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时代妇联组织改革任重道远,1951个“行走的妇女之家”将继续穿行于呼伦贝尔农牧林矿城区街头巷尾,用脚步丈量呼伦贝尔每一寸土地,讲好呼伦贝尔故事、讲好妇女儿童和家庭故事,为擘画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中贡献力量!

总编审:娜布琴花

编 审:夕 介

编 辑:林 媛

来 源:中国妇女报、呼伦贝尔市妇联组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