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磋商”

日前,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宣布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当天表示,此次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书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则消息一经发布,法国和德国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国方面妄图“道德绑架”中国,法国《回声报》称,“中国对欧盟方面感到愤怒,欧洲的猪肉首当其冲。这一威胁酝酿了一段时间,虽说中国作出了解释,但很难不将其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联系起来。

德国不一样,德国方面觉得这是欧盟有错在先,不应该因为欧盟的错误,让成员国买单。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报道中提到,与欧洲不同,猪脚、猪耳朵和猪内脏等部位在中国很受欢迎。德国今日农业网13日曾说,中国是欧盟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额近150亿欧元,难怪欧洲农民的担忧与日俱增。欧洲最大的农民游说团体“欧洲农民及合作组织”的高级贸易政策顾问西莫维奇表示:“欧盟委员会必须确保我们不会为这场争端买单。我们不想陷入交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法国思想太过狭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做出这个决定,绝非为了打击报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盟都是中国猪肉及猪副产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2020年至2023年占中国总进口量的年均比例达54%。2023年,欧盟对华倾销幅度高达60%以上,以至于欧盟的猪肉产品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在中国市场上与中国的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恶性”竞争。

不仅如此,欧盟的猪肉产量过剩,年均高达426万吨,中国作为欧盟第一大进口国,如果接收,就存在大额补贴,欧盟出口猪肉量越大,中国亏损的补贴就越多,不仅亏损补贴,还扰乱了中国自己的市场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中国为什么要为了缓解欧盟猪肉产能过剩的情况,而扰乱本土猪肉市场呢?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欧盟要追根溯源,该找谁找谁,而不是赖上中国。

美国阴谋碎一地

中欧的商务问题本与美国无关,但美国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要把脑袋伸出来。

在中国宣布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后,路透社报道称,2023年中国进口了价值60亿美元的猪肉(包括内脏),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欧盟,仅西班牙就占了约1/4,欧盟其他主要出口国家还包括荷兰、丹麦和法国等。中国畜牧业协会在申请书中列出了来自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等5家欧盟相关生产企业的名单。路透社认为,如果中国限制进口,欧盟猪肉业将面临“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合作银行动物蛋白全球策略师谢拉德表示,“欧盟出口商可能会为目前运往中国的猪展肉找到替代市场,这需要时间。但我怀疑目前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猪杂’能否找到替代市场。”

首先,还是那句话,中国是为了稳定国内市场才选择反倾销调查;其次,中国展开的反倾销调查是公开、透明的,并依据国内相关法律展开的;最后,中国和欧盟的商务问题,跟美国有什么关系?怎么见缝就想插针呢?

众所周知,欧盟一向很听美国的话,美国指哪儿,欧盟“打”哪,正如美西欧报道的那样,前段时间在美国的要求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倾销调查,并且几乎决定了要加征附加关税,并且高达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中国真的没那么在乎,毕竟到时候欧盟产量不够,还是会想办法与中国缓和关系。

说到底,美国只是想利用欧盟给中国制造麻烦,压制中国,只是美欧没想到,拜登能次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重要的是,每次都是连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