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这样的特级英雄,有孙占元、邱少云、胡修道这样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还有四位鲜为人知的普通战士被授予一级模范的称号,这四个人分别是王兴记、孙凤钜、张益仁和罗盛教,其中仅孙凤钜是因为救人被授予这一称号的。

1、王兴记

王兴记,江苏东台人,1923年出生,1942年7月参加革命,参加革命后王兴记总是冲在第一线,先后负过10次伤,立过4次大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兴记跟随部队入朝参战,系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177团第二营政治教导员。王兴记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工作干部,在第二次战役中,王兴记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保证部队坚守阵地七天七夜,打退敌人17次进攻,歼敌366人,活捉6人,击毁坦克2辆,汽车四辆,圆满的完成了阻击任务。立下了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模范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战士

2、孙凤钜

孙凤钜,山东蓬莱人,1926年出生,1939年5月参加革命,由于当时年纪小,就安排他在部队里做后勤工作,在他的努力学习下,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孙凤钜成为一名卫生员,掌握了丰富的医疗常识。后来在不断的努力下,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凤钜

朝鲜战争爆发后,孙凤钜参加了志愿军,担任志愿军第27军后勤部第二医疗所副所长,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期间,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设备简陋、有时还有敌情威胁的情况下,经常日夜不停地工作在手术台,挽救了许多危重伤员的生命。

鉴于孙凤钜的优秀表现,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一级模范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3、张益仁

张益仁,湖北钟祥人,1916年出生,1944年10月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张益仁曾被抓壮丁,补到国民党44军378团3营7连当二等兵,1939年在与日军作战时被俘虏,后辗转逃脱,浦东川沙一带乞讨度日。

1944年10月,张益仁参加了新四军,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多次立功,在孟良崮战役中荣立四等功,淮海战役中又立四等功,解放上海战役再立三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益仁

朝鲜战争爆发后,张益仁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20军60师178团火箭筒连连长。在二次战役时,张益仁率部成功阻击了敌人并抓获了一名美军俘虏,被师部批准荣立三等功。在第五次战役江口洞战斗中,张益仁指挥2个班击毁敌坦克5辆,连队在3小时内击毁敌坦克、装甲车20辆,出色完成掩护步兵冲击的任务,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模范的称号。

回国后,张益仁还曾参加了一江山岛战斗,1957年从部队转业,1969年因患肝癌病逝,时年53岁。

4、罗盛教

罗盛教,湖南新化人,1931年出生,1949年入伍参军,朝鲜战争爆发后,罗盛教跟随部队入朝参战,担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1951年7月,罗盛教所在部队进入临津江以东的驿谷川一带阵地。一天,连队驻地附近的安大娘家茅屋被敌机炸燃,正在连队统计实力的罗盛教不顾一切冲进茅屋,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被火烧成重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朝鲜北部成川都石田里村少年崔莹在冰河上滑冰时,不慎压碎冰块跌进3米深的冰窟里。正在冰河上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求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跳进冰窟实施救助,反复几次将崔莹推出水面,因冰层太薄都失败了,最后他潜入水下,使尽全身力气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水面,救出崔莹,但自己却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时年21岁。

1952年,罗盛教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将军亲自为罗盛教烈士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