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持刀伤人嫌犯被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里网友说的对,让治安变好的办法不是装更多的摄像头,招更多的保安和辅警,而是能够把经济搞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是大下岗那几年,就业形势很稳中向好,大家收入也不高。

那时候镇上有些混混,经常到学校来帮学生打人,经常是一包烟两瓶酒就能来打人。

当然,那时候一包烟的钱,也是我一个星期的菜钱了,虽然只有三五块钱。

到2007年的时候,有次四五月份回家,那时候从庆阳到上海只有长途大巴,就坐大巴。

路上看到有个人有点眼熟,后来想了半天,想起来是镇上的混混,差不多十多年没见过了。

当然,那时候他是镇上的名人,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一路无话,到了无锡,他拿着行李下车了,也不知道是去哪个厂里打螺丝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去无锡、苏州、昆山那一带混社会了。

为我国法治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昆山龙哥就是我们庆阳人。

但不管怎么说,外出打工机会比较多的那几年,我们老家的治安确实是变好了。

不光是村里打架斗殴的事儿少了,偷鸡摸狗的事儿基本没了,就是镇上的治安也好多了。

因为混混都是年轻人,大龄未婚,没有正经工作,就吃吃喝喝混社会。

后来打工的机会多了,出去打工怎么说也是有个稳定的收入,当然就没人混社会了。

就算是要混,也去大城市,或者人多的地方混了,不在老家为了那三五块钱去打人了。

从历史经验说,1978年以来,两次严打,对应的都是失业率比较高的时期。

一次是知青回城高潮的80年代初,回城之后无法安置,出现大量小混混,最后不得不搞了一轮严打。
另一次是90年代中期,下岗工人多了,就业率又下降了,治安状况又恶化,不得不又来一次严打。
这种就业率下降不光是会直接产生很多小混混,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风气的变化。
因为这种没有工作和收入的混混,会产生一种亚文化,看上去很潇洒,会吸引一些年轻人参加,甚至有些人会辞掉工作去混社会。
比如劳荣枝就是个典型。
她本人是有工作的,但她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法子英,突然就自我觉醒了,辞掉工作跟着闯荡江湖去了。
消灭江湖的从来不是严刑峻法,而是社会发展,会让那些空间逐步的消失,让那种亚文化逐渐变得很low,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
如果现在继续这么稳中向好下去,那些空间就会重新出现,所谓的江湖文化也会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