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9日讯(编辑 潇湘)人人都知眼下英伟达是当红炸子鸡,可是谁又曾听闻,当前AI行业也同样“路有冻死骨”……

本周二,英伟达超越微软苹果,一举登顶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AI题材的兴趣。然而,可能鲜有人注意到的是,即便是在年内表现火热的美股市场上,也依然有不少去年炒作得沸沸扬扬的AI概念股,在今年出现了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黄线和红线分别为微软苹果,白线为英伟达

这似乎已表明,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试图从那些自称是AI趋势受益者的公司中,仔细分辨出谁是“裸泳者”。如果某家公司不能证明自己此前“画下的大饼”真实有效,而仅仅只是在行业内滥竽充数,那么交易员们就会以实际行动对其嗤之以鼻。

花旗银行美国股票交易策略主管Stuart Kaiser表示,“人工智能在当前仍然是一个大主题,但如果你不能证明你的成果,你就会受伤。仅仅只是(在财报会议上)嘴里反反复复说上那么15遍AI,已经行不通了。”

逾半数AI概念股在下跌?

花旗策略师指出,尽管今年标普500指数中约60%的股票出现了上涨,但该行编制的“人工智能赢家篮子”(AI Winners Basket)指数中,超过一半的股票在年内却出现了下跌。

这一指数基于去年在该银行客户中引起最大轰动效应的AI公司名单。2023年,该AI篮子指数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公司股价出现上涨。

试图大范围挑选AI受益股的投资基金,也遭遇着上述类似的经历。

贝莱德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ETF、景顺的人工智能和下一代软件基金、以及First Trust的纳斯达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ETF,在今年也均有一半以上的个股出现了下跌。

恒达理财(Edward Jones)高级投资策略师Mona Mahajan表示,投资者目前更看重AI公司的盈利情况。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已经实现了业绩目标,展示了真实的数据。

滥竽已无法充数

英伟达今年的市值已经翻了一倍多,目前市值已经远超3万亿美元。然而,随着业内对其AI GPU芯片的大量需求,以其过去 12个月市盈率来衡量,其估值实际上比去年这个时候还要便宜。

相比之下,Salesforce、Snowflake、英特尔和Adobe等未能真正兑现“大饼”的科技企业,则在2023年的强劲上涨后出现了明显回落——尽管它们目前的市值要远小于英伟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旗银行的Kaiser表示,“在财报季,科技股需要跨越的门槛相当高,如果你没能达到预期的业绩门槛,你就会受到重创。”

Kaiser以Salesforce为例称,该公司在上个月发布了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表现后,就遭遇了20年来最严重的单日下跌。

这其实也引发了业内对大量AI股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尽管一些人将当前的这种转变视为理性回归的迹象,但资产管理公司Research Affiliates的主席Rob Arnott表示,与AI相关的涨势“在我看来仍然是典型的泡沫”。

他指出,“典型泡沫的一个特点是,在大公司开始受挫之前,你确实会看到小公司先行败退。”

Arnott强调他相信人工智能的长期影响,但他表示,很多利好其实需要时间才能逐渐显现,而当前市场定价却过于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