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展示档案工作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档案馆将在年6月7日至14日,以“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为主题,举办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生动展现首都档案工作者争创首善,砥砺前行,奋力谱写首都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良好精神风貌。

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活动

举办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充分展示三地丰富的馆藏和兰台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北京市档案馆联合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推出“聆听历史回响 传递档案声音——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本次活动将从三地档案馆各精选20件特色档案,由工作人员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共同追寻红色记忆,解读历史变迁。活动自6月9日起,以“音频+图片+文字”的形式,连续推出20期读档系列推文,在三地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让档案从“故纸堆”走进“百姓心”。

举办京津冀编研成果联展。为更好呈现京津冀三地档案馆立足馆藏资源优势,持续加大编研开发力度,推出高质量、有特色的档案编研产品,有效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三地档案馆联合推出“十年京津冀 兰台翰墨香——京津冀编研成果联展”。联展汇集了《档案中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天津近代商会档案选编》《河北省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等编研精品130余套(册),从不同角度展现京津冀三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方方面面,对城市发展建设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向社会公众呈现了一幅京津冀三地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国际档案日期间,北京市档案馆活动现场将设立联展专区展出三地编研作品,同时我们精选部分代表作品,以图文形式进行内容简介。6月3日起,连续推出10期推文,在三地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同步展示。

推出主题展览

国庆庆典,举世瞩目,振奋人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6月7日起,北京市档案馆推出“祝福祖国 筑梦前行——国庆彩车模型展”。该展览通过32组国庆彩车模型及200余份档案、照片、图文、视频等,再现开国大典、国庆10周年、国庆35周年、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国庆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精彩瞬间,展现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崭新气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力量。

开展“走进档案 相约兰台”系列活动

“库房寻踪”活动。6月7日至9日,北京市档案馆将举办“库房寻踪”活动,透过通电玻璃展示库区部分重大活动实物及文书、书画、服装等各类档案的保管方式,社会公众能够身临其境了解档案日常管理的实际场景。同时,展出馆藏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时期诰命仿真复制件,让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珍贵档案,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档案保护技术展示及体验活动。6月7日至9日,开展档案修裱、老照片修复、仿真复制技术展示和档案修复用纸测酸体验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和体验,让社会公众增进对档案保护工作的了解。公共区域通过播放《中国档案手工修裱技术教学片》《档案的新生》等视频,介绍档案保护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展示华北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成果。

“兰台雅集”活动。6月7日至9日,在北京市档案馆活动现场,推出《宸垣识略》填字、学条例猜灯谜和京华韵拼图比赛等活动,让社会公众充分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公众参与度。

档案征集宣传活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留存和保护好国庆庆典档案资源,全面记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档案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次国庆庆典档案资料,内容包括著名人物形成的书信、日记、笔记、回忆录等;反映国庆庆典活动的老报纸、老杂志、老画报等;反映国庆期间国家建设和发展面貌的照片、人民群众庆祝国庆的图片、宣传海报等;奖章、勋章、证书、工作证件、代表证件、纪念品等。6月7日至9日,在市档案馆活动现场设置征集宣传台,展示近年征集成果,宣传档案征集工作。

举办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暨《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图录》出版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批示精神,北京市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编辑出版《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图录》。该书收录馆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具有研究价值和典型意义的珍贵红色档案,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记录了北京地区党组织从孕育创立、曲折发展、成熟壮大到最终取得胜利的革命活动历程。6月7日下午,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红色档案资源挖掘暨《北京市档案馆红色档案图录》出版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挥档案资源独特作用进行座谈交流。

集中开放一批档案

每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北京市档案馆都会面向社会集中开放一批馆藏档案,受到公众普遍欢迎。今年,北京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分两批面向社会开放10个全宗共约2.9万件档案,国际档案日期间开放第一批8个全宗约1.6万件档案,持续推动档案便民惠民工作,满足公众需求。

此次开放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北京第二地方工业局包括1956年至1958年的档案3122件,北京市文旅局包括1987年至1998年的档案5500件,北京市经济学院包括1957年至1976年的档案447件,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包括1973年至1977年的档案208件,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总公司包括1993年至1996年档案187件,北京市司法局包括1980年至1996年的档案928件,北京电影学院包括1950年至1988年的档案4325件,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包括1955年至1996年的档案1468件。此批开放档案涉及北京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文化、司法、市政工程等领域,从中可以了解各行业发展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档案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第三届首都档案治理体系学术论坛暨北京市档案馆馆长论坛,举办两场档案学术讲座。

此外,为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贯彻实施,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档案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科普档案知识,6月7日至14日,北京市档案馆将开展《条例》知识竞答活动。社会公众可直接通过“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答题。本次活动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将适时公布获奖情况。

与往年相比,北京市档案馆今年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紧扣宣传主题,服务中心大局。紧紧围绕“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主题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时间节点,大力挖掘馆藏资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载体,用档案见证时代发展。通过举办“祝福祖国 筑梦前行——国庆彩车模型展”等活动,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公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是强化区域联动,展现兰台风采。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三地档案馆坚持同向发力、协作共赢,在档案资源开放共享、合作宣传、联合办展、共同编研等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以协同之举,唱响京津冀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国际档案日期间,三地档案馆联合推出“聆听历史回响 传递档案声音”兰台读档活动,共同讲好京畿大地红色故事、历史故事、人文故事。举办“十年京津冀 兰台翰墨香”编研成果联展,以档案视角向社会公众呈现三地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三是突出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履行为民服务职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今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市档案馆精心组织了八大类14项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活动设计从公众需求出发,守正创新,在保留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开放馆藏档案等便民惠民服务的同时,推出“库房寻踪”、档案修复展示与体验、“兰台雅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公众提供档案文化服务,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