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遥领先中国,到输得一败涂地,被美国活活整死的日本航空工业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已经在赶超中国。到甲午战争前夕则已经实现领先,且这种领先优势一直在保持,无论从科技上还是经济上均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日本作为老师去学习先进科技和制度的,只不过令人唏嘘的是,虽然至今日本仍然在很多方面保持对我的一天,但相当多领域却已经十分拉胯。

其中就包括日本航空工业,但这其实也不全怪日本自己,因为日本航空工业从遥遥领先我国到现在一败涂地,也有美国施压和制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败也美利坚,成也美利坚

黑船事件以后,日本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和世界上的先进与发达国家有这巨大差距,所以便进行了明治维新,从1868年开始,日本使用各种手段去和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他们的工业体系,甚至不惜为此压榨本国人民。

但得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日本用相当短的时间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飞机制造技术,一开始他们是靠购买外国飞机,然后进行仿制。

等到有了一定的底子以后就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掠夺,以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并运用这些原始积累进一步引进先进的技术,虽然当时欧美已经对日本起了戒心,可他们却没想到日本居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他们的核心技术,并且自主研发民用和军用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中岛飞机制造株式会社成立,随后三菱重工也投入该领域,相较于大型客机研制,支线飞机的研发要相对简单一些,日本政府一开始就是从这些简单的飞机型号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左右,日本的飞机制造技术已经十分先进,虽然不能说是世界第一,但也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大国强国。

而随着日本自主研发的零式战斗机和彗星轰炸机的服役,日本已经正式宣告成为军事强国之一,日本航空业的发展也为日本侵略其他国家打下了军事力量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本过于喜欢赌国运,再加上此前在日俄海战中取得的胜利,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愈发膨胀起来,以至于把矛头对准美国,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虽然是以胜利告终,但这也等于对日本判了死刑。

因为当时中国战场已经使得日本疲于奔命,此刻再开辟一条战线和美国作战,失败是必然的,更何况美国的航空业是日本无法碰瓷的,更不用说美国还有强大的金融体系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做保底兜住下限。

当广岛长崎上空的两颗原子弹落下以后,日本的这次豪赌以失败告终,日本法西斯的帝国梦也随之破灭,同时发生的还有日本航空业的停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鼎盛时期就已埋下伏笔

在二战结束前盟国就开了一次会议,并签署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这也是现在世界体系的法理基础,在这份国际法条约中明确规定要解除日本的武装力量,所以日本的航空制造公司自然会被美国强制解散。

这些科技人员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失去了自由,被美国强行收留,因为这些人如果还执迷不悟效力于日本,美国必然会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二战结束初期,日本是没有发展航空业的,甚至出现了大倒退,连日本大学都不能开设相关课程,日本航空业被美国掐死以后便开始另辟蹊径。

而此时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日本航空业再次崛起的机会,美国因为需要就近进行物资和武器的补给,所以便停止了对日本的改造和对法西斯力量的打压,通过给美国制造零件和提供维修服务,日本的航空业再次获得崛起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日本航空公司创建,它的定位就是世界级航空公司,虽然是被政府扶持起来的,但朝鲜战争给它的大量订单还是使它获得了迅速发展,不仅规模比二战前更大,技术也更为先进,因为他趁此机会偷学了美国相当多的先进技术。

一开始日本航空仅有几架租赁来的飞机,后来则拥有279架飞机和5万名员工,是日本战后繁荣的象征,也是日本国民的骄傲,当时全球35个国家超过220个机场都有日航的身影,航班量多达1200班。

这种航空业的繁荣也反过来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只要是日航开辟到的国家和地区,就能看到丰田汽车的身影,就能看到索尼电器摆在民众家中,而且这些工业产品因为物美价廉,反而一度对欧美取得了巨大优势,大开国门的外向性经济也让日本财团和国民走出了国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入的迅速增加,重新让日本民众拾起了信心,他们高昂着头颅,仿佛下一个十年就能超越美国,但这种大踏步的前进其实是有潜在隐患的。

日航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是相互成就的,如果经济出现问题,那日本民众的收入就会大量减少,当收入减少,国民就会减少出国旅游的次数,从而使得日航的乘客显著减少,进而使得日航收入减少,拖累他们的研发。

这种自主研发虽说主要靠财政支持,可是国家财政的来源也是税收也是日本民众的个人收入因此日本国民穷就会反过来影响日本航空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日航还因为对美国的依赖性而缺少抗风险能力,既然美国能够通过大量的订单帮助日本航空业崛起,也自然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帮助其他国家崛起,同时日本的发展速度已经让美国人有了危机感,他们必然要动用一些手段来对其进行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经济最繁荣的年代,也是日航最辉煌的时刻,这种辉煌是不真实的,是有泡沫的,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减轻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

本来日本是可以通过一个比较缓慢的方式刺破泡沫,走一步看一步,尽量减轻影响的,但美国早已经等不及了,上世纪70年代左右,因为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国内出现了滞涨,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英德法日五国签订了«广场协议》。

该协议逼迫日本大量抛售美元,以造成美元贬值和日元升值,这使得日本的出口开始急剧缩水,国民收入降低,并进一步拖累了日本航空业的发展。

于是日本便不得不开始考虑将日航私有化,然而私有化并不是灵丹妙药,依旧无法挽救已经开始向下发展的日本航空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否东山再起看的是独立

现如今日本航空业已经一败涂地,相比于我国。

不再具有当年那样的优势,但日本航空业也不是不能再次崛起,但这要看日本能否实现真正的独立,因为当年美国打压日本航空业时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政治手段,通过政治渗透,使得日本政界高层不得不取消已经在进行的自主研发项目。

同时,借控制日本军事的理由,美国迫使日本进口了相当多的美国飞机,这不仅抹平了日美的贸易逆差,还让日本渐渐失去了自主研发的动力。

更可怕的是美国全力开动舆论机器开始宣传日本的国产大飞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一次两次,一天两天或许没有影响,但时间一长,总会有效果的。

美国的盟友也肯定会坚定和美国站在一起。他们一旦表现出对日产飞机的排斥,就自然会影响他国民众,反过来也会影响日本民众,当日本民众都对自己的国产大飞机失去信心以后,日本便彻底失去了和美国一较高下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那些航空公司在私有以后首先会注重利润,而不是什么国家战略,那为了利润自然要更多的进口波音或者空客的产品,减少日本国产飞机的使用,从而让民众更愿意去选择他们的航班。

一来二去,日本便在国内失去了公共财政和民营公司两方面的支持,不仅是资金,连信心都失去了。

除此以外,美国还通过和我国合作,让我国进行零件组装和生产,渐渐培植起了我们的技术优势,但由于我国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不会像日本一样在外交政治乃至舆论上都没有自主权,从而被美国随意左右,因而总是能够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战略方向发展。

而日本则总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如果日本航空业想要实现再次崛起,就必须保证自己能够独立,最起码在政治外交方面实现独立。并且能够团结一致,不以追求利润,而是从长远角度出发去发展航空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打压日本航空业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说现在中美的贸易战,科技战乃至舆论战,就是美国当年打压日本航空业等其他高科技领域的翻版。

我们能否挺住,既要看企业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决心,也要看国内民众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程度,只要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总会突破一切封锁,重新繁荣和取得领先地位。

参考资料:

[1]宫辉 战略失误:日本航空走向破产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宫辉 巨象迟暮——战略失误下的日本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岩石 黯然落幕的日本民机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