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的中国大陆,正经历着一场与季风变化密切相关的气象现象。中东部地区的雨带开始北抬,这一现象对应着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季风主雨带开始进一步向北推进——每年,夏季风爆发后,季风主雨带从华南沿海出发,一路向北推进,先后开启华南龙舟水、江南梅雨、江淮梅雨、黄淮雨季、华北雨季和东北雨季,在华北东北雨季到来时,夏季风达到鼎盛,副热带高压也北抬到一年最北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范围暴雨北上

6月19日,卫星云图上可见,长江流域上空的梅雨带已初具规模,之前暴雨倾盆的广东福建等摆脱了雨带的控制,显示出雨带正在显著北抬,未来一周这条梅雨带将搅动整个长江中下游乃至中东部多地的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19日14时至20日14时,苏皖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和南部、贵州中北部、广西北部、广东西北部以及黑龙江东北部、青海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北部、贵州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么来看,江浙沪地区的暴雨正进一步加强,非常典型的梅雨季正在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蓝色大雨区进入河南山东

梅雨季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气象现象,通常发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梅雨季节的到来,标志着雨带的北移,带来持续的降雨。2024年的梅雨季节,雨带位置上蹿下跳,这与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动密切相关。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6月21日前后,雨带将进一步向北移动,直接影响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这对于这些地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预报上看,6月21日北抬的雨带仍然呈现西南-东北走向,意味着雨带东段的北抬相当显著,暴雨区要直接推进到长江以北甚至是淮河以北,在这当中,中到大雨更是要蔓延到河南、山东多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暴雨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导致季风雨带北上。西南季风携带着大量的水汽,与冷空气相遇,形成了大范围的强降雨。从河南南部到山东一线,这条雨带仿佛一条奔腾的河流,将干旱的土地浇灌得湿漉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气象干旱监测图,即将北抬的暴雨带将直接对准我国中东部的大片重旱-特旱区,对于缓解干旱非常有利。目前,中央气象台指出,未来10天内,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降雨将会增多,这对于缓解当地严重的气象干旱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华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等地的降雨量却相对较少,干旱状况可能依然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梅雨季节,雨带北移的速度和强度都较往年有所增强。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增强,导致南方的雨带迅速北上,覆盖到了河南、山东等地。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气象格局,也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10天内。然而,华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等地的降雨量仍然较少,气象干旱的情况可能不会得到明显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河南和山东一些特旱区来说,这次暴雨的到来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然而,干旱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一场暴雨就彻底解决。持续的降雨和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才是解决气象干旱的根本途径。总的来说,2024年6月的天气现象,展现了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的强大影响力。从雨带北移到大范围暴雨,这一系列天气现象,不仅改变了中东部地区的气象格局,也为干旱地区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气象干旱的缓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降雨的滋润和合理的应对措施,随着雨带开始北抬,接下来这些旱区有希望能迎来更多降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