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普遍需要和热切期盼。

近年来,福彩公益金助力社区食堂的建设及运营,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实惠、健康的餐饮服务,让“小食堂”吃出了“大幸福”。

小食堂 大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乎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子女心之所系。每到午饭时间,烟台闻涛山庄的社区食堂人头攒动,老人有序排队、等待打餐。这个社区食堂是一家受益于福彩公益金建成的民生场所。自食堂开业以来,附近老人几乎不在家煮饭了,他们在这里就能准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对独居、空巢、孤寡老人来讲,一餐热饭看似小事,却是最现实、最迫切的难题。

福彩公益金聚焦老人“一餐热饭”难题,持续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合肥“兴园社区食堂”、福州颐悦·近邻长者食堂、宁德市蕉城区亿利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孝老食堂……在全国各地,社区食堂遍地开花,为老人带来“舌尖上的幸福”。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社区食堂在硬件设施、菜品质量、服务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宽敞明亮的用餐环境、干净整洁的餐具、营养均衡的餐食……这些变化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福彩公益金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我们老年人来社区食堂还有优惠,两荤一素才八块钱。”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社区食堂还为老人提供折扣优惠,只需几元钱便可在这里享受营养餐。

社区食堂还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身体和年龄特点,为他们及家属提供了在线订餐、免费送餐等贴心服务。如温州福彩投入5万元福彩公益金完善在线订餐“e食堂”的基础设施,家属可以在线为老人订餐,对社区内有送餐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志愿者、义工队伍还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饭”。

随着社区食堂的不断发展完善,就餐人员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老年人,附近工作和生活的人也喜欢来这里,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开设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助老餐,既“暖胃”又“暖心”。

食堂变学堂 精神食粮更丰富

社区长者食堂不仅仅是提供餐食的地方,更是养老服务的创新平台。福州以长者食堂为基础,打造了“长者食堂+学堂”的养老服务品牌,并探索了一种新颖的模式:“9点课桌11点饭桌”。这种模式巧妙地利用了非就餐时间,引入了省、市老年大学的教学资源,开设了线上和线下的课堂,实现了错时管理和按需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桂溪社区长者食堂,乐龄学堂歌咏班学员在认真听课

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的长者食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福彩公益金投入了60万元,打造了这个多功能空间。这里不仅有就餐区,还有老年健康宣传走廊、多功能区、主题超市以及乐龄学堂,可以同时容纳130多位老人同时就餐。

在乐龄学堂,老人们可以加入舞蹈队、歌唱班、旗袍队、乒乓球队等文体团队,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健身等活动。

社区食堂不仅是居民们用餐的场所,更是邻里间交流情感、增进了解的社交平台。在这里,居民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邻居们聊天、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促进了社区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食堂变学堂,饭桌变课桌。社区食堂,暖的不仅是胃,更是心。

小食堂,大情怀。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社区食堂成为了老年人和社区居民的幸福驿站。它们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美食的享受,更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来源:“中国福彩”微信公众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