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传统文化照亮“回归路”

——宁德监狱“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揭牌成立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8日讯 古色古香的装潢、清雅安逸的环境,与窗外的高墙形成了鲜明对比……踏入宁德监狱“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服刑人员可以静下心来舞墨弄画、执笔抒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思想浸润和心灵洗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行人认真观看、品评书画家的作品

6月12日上午,宁德监狱举行“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揭牌仪式暨“黄丝带”帮教活动。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林培春,民盟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部部长连逸斌,宁德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陈开桂以及宁德市委党校副校长、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少浩等10名书画家参加揭牌仪式。

“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由宁德监狱第三监区书画室升级而成。“哲与草堂”之名,取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寓意懂得迷途知返,古代的圣贤也会给予赞赏。

“民盟福建省委会将依托书画工作室平台,持续加大对宁德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支持力度。”连逸斌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有助于充分发挥文化正向引导作用,结合“黄丝带帮教”活动,让服刑人员在传统书画艺术的创作中陶冶情操、涵养德行,从而达到正言行、思己过、促新生的目的。

揭牌仪式结束后,书画家相继在桌面上铺开宣纸,调试好墨碟,将笔尖蘸满墨汁,现场进行创作。宁德监狱民警在一旁认真观看、学习,纷纷为书画家的作品点赞。

“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是监狱的中心工作,也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陈开桂在致辞中表示。据介绍,“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于每周三正课教育日开课,招收选拔全监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学习,由具有书画特长的民警教学。同时,依托“黄丝带”帮教工作,邀请民盟和书画家协会的老师授课,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升帮教效果。

近年来,宁德监狱始终坚持以教育改造工作为中心,汲取闽东“山海”文化厚重养分,在监区文化建设上持续发力,立足“一监区一品牌”目标,抓好“小而美”口袋工作室建设,孵化出“音愈工作室”、“五与伦比”传统戏曲工作室以及“哲与草堂”书画工作室等文艺工作室群,以品牌力量助推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卢孝露 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