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烈日炎炎,热浪滚滚,但在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冰蓄冷空调技术带给人们,别样的清凉与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

人类与酷热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先秦时代的人已经掌握采冰、储冰技术。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大量的雪埋在储藏室地下的坑中,然后用木板和稻草来隔热。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提高电网用电负荷率、减少二氧化碳和硫化物排放,是重要的节能技术发展方向。在诸多新技术中,冰蓄冷空调技术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房供热(冷)设备

冰蓄冷空调技术就是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能,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该技术冰蓄冷空调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蓄能技术相结合来蓄冰,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冰提供空调用冷,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不仅可以减少电厂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和设备容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与常规中央空调相比,该技术利用在谷值蓄冰供冷,可比正常制冷机组一个供冷季节省约25%电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楼宇自控系统

“传统空调电费高、噪音大,在停电或限电时无法使用。冰蓄冷空调技术主要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蓄冷,供能时只需要开启供冷泵,实现削峰填谷,可应对电力供应紧张,运行方式灵活,也可结合其他供冷系统共同运行。不仅可以缓解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压力,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冰蓄冷技术的主要制冷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内的专用机房中,因此室内的噪音较低,对生活和工作不会造成太大的干扰。”西咸新区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工作人员在站房巡查

截至目前,冰蓄冷空调技术已累计为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咸中心医院、总部经济园、地铁5号线等多家单位及大型写字楼提供稳定的供冷保障服务,累计供能面积达998.78万平方米,用户超5万余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部经济园综合能源供应站房供热(冷)设备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沣西新城探索绿色低碳供能方式的缩影。在创新城市供能方面,沣西新城在全国率先引入“取热不取水”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热系统,集成光伏发电、冰蓄冷与水蓄热、智慧能源调度系统等技术应用,实现了同时供冷、供热和生活热水需求,与传统燃煤集中供热模式相比,减少了近80%的碳排放。目前,中深层地热能清洁供热技术获授权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5项,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列入国家技术目录,推广到北京、河南、山西等省份,累计推广应用清洁供能面积超过2700万平方米,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清洁供热发展模式。

近年来,沣西新城坚持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融入城市开发建设全周期,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城市从战略思维、规划理念、建设方式、治理体系等全方位领域向绿色低碳转型,聚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获评全省首个“低碳学校”

沣西新城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成功获批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园区试点;发布陕西省首个中小学“低碳学校”试点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学的“低碳学校”建设标准,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评选为陕西省首个“低碳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沣西新城绿色零碳游泳中心

在践行“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理念方面,沣西新城在全省率先制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推行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申请,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全面应用,建成全国首个AAA级装配式近零能耗游泳馆——沣西新城绿色零碳游泳中心,域内绿色建筑比例逐年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丰邑大道上行驶的自动驾驶小巴

沣西的绿色低碳还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自动驾驶小巴为居民打造了“动态出行,随需而至”的新型智能绿色出行模式;全域推进的海绵城市,让城市会“呼吸”,“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的目标成为现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让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砂、再生骨料、再生砖等多种规格的建材原料及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等工程项目,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沣西新城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加速推进国家级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陕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园区试点,不断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建设绿色能源互联网、创新绿色金融,以更高标准打造低碳智慧、和谐乐活的未来城市,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