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是我国解放军高级将领,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当中,他英勇作战、足智多谋,具有超高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善于把握时机的领导才能,曾先后9次负伤,身上留有17处伤疤。

毛主席是这样评价徐海东的:“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

你们36团算是打出来了

徐海东1900年出生在湖北黄陂,由于家境贫寒曾当过11年的窑工。1925年初,在当时时局的影响下,他毅然决然前往武昌参加革命,并于同年4月正式加入共产党。不久后,徐海东被派往湖北第二师学习军事知识。

在第二师这支军阀部队中,徐海东从头学起,积极参加操练,钻研军事技术,在测试中成绩名列前茅。正是因为他学习认真,表现突出,因此不到一年就从一个新兵晋升为中士班长。在第一师学习期间,不仅为徐海东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也让他看到了旧军队的腐败和弊端,随即产生脱离军阀部队的想法。

1926年夏,徐海东脱离军阀部队,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城市广州。在前往广州的途中,他被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4团看中,留下当代理排长。随后徐海东跟随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中的攻占武昌、会攻南昌等战役。在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中,徐海东率领战士们一举冲垮敌人的4个炮兵连,还缴获12门大炮。由于表现太过突出,他被晋升为少尉排长。

1927年,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徐海东也奉上级命令回家搞革命,担任河口区农民自卫队的队长。11月,他率领自卫队的成员参加黄麻起义。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在起义过程中受到不少挫折,后来徐海东担任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组织游击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初,徐海东受命领导“年关暴动”,但最终因双方实力太过悬殊而失败。此后,他便在中共鄂豫边区特为的领导下深入农村,发动当地群众建立地方武装,领导一小部分战士打游击战。尽管队伍多次被敌人打散,但徐海东还是顽强地将队伍给拉起来。

1930年,徐海东趁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地区大混战之际,根据上级的指示率领战士们配合各路红军游击队转战大别山区,并在这里打了不少胜仗。

徐海东打得胜仗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也引起敌人的注意。敌人暗杀徐海东不成,便烧了他家的房子,杀了他家族66口人。但敌人的举动丝毫没有动摇徐海东坚强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他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在此过程中,他也逐渐认识到什么事武装斗争和游击战。

当徐海东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曾说:

“无数革命同志留学牺牲,这也令我开始认识到革命并不是儿戏,暴动也不是闹着玩的,是要付出自己生命的。革命不仅需要有枪杆子,还需要学会抓住枪杆子。这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打游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1931年3月,鄂东警卫第二团整编为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第38团,徐海东担任团长一职。11月,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徐海东被调到第12师第36团当团长。此时31岁的徐海东已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猛将,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徐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在商潢战役中,徐海东指挥第36团的战士们担负正面阻击的任务。当时敌人已经攻破了一营的前沿阵地,营连排干部大多数已经阵亡,伤亡十分惨重。在如此危机之时,徐海东果断脱掉身上的棉衣,在白雪皑皑的阵地上指挥战斗。

随着战役的激烈开展,徐海东身边的警卫员身受重伤,连司号员也牺牲了,这也导致命令无法传达。徐海东无奈,他结果军号,亲自吹号指挥。战士们见团长都亲自上前沿阵地了,退下的战士再次冲上去,那些倒在雪地上的伤员也端起枪继续射击。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徐海东高喊:“我们身为共产党员,就算是牺牲,也要向前倒!”就这样,徐海东率领全团战士坚守三天三夜,打退敌军前后20多次进攻,有力地保证了战役全局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红12师师长陈赓找到徐海东,对他说:“这一仗你们打得很好,你们36团算是打出来了!”

担任团长时期的徐海东,经常对下面的人说:“打仗是没有诀窍的,主要是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怕苦,不怕死。”与此同时,徐海东在作战期间也十分注重向他人学习作战经验。

红四方面军在取得苏家埠战役胜利后,徐海东对总指挥徐向前使用的“围城打援”的战术十分钦佩,并从中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一个好的指挥员不仅要有‘勇’,不怕牺牲,敢和敌人拼,更重要的是要有‘谋’,擅长和敌人斗智斗勇,调动诱骗敌人从而将其歼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徐海东还留心听取中央苏区传来的有关朱德、毛主席指挥打仗的办法。

凡是跟着徐海东冲锋陷阵的战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跟着徐海东打仗,心里就有底,胆子也越来越大,就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信心!”而那些和徐海东对战的国民党军则将他视为是“老虎”,恨不得避而远之。

徐海东请毛主席吃饭,主席:日子很阔嘛

1935年9月,徐海东率领红25军抵达陕北苏区,和刘志丹率领的红军会师,不久后两支部队合编成红15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刘志丹担任副团长和参谋长。

在劳山战斗中,红15军团歼灭敌军110师两个团的兵力,还将敌师长何立忠给打死了。战斗结束后,我军俘虏3700多名敌人。红15军团打了胜仗后没有骄傲,而是乘胜追击,继续攻克榆林桥,并歼灭敌军1800余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了。这一天,徐海东正率领战士们打仗,他突然收到一封来自程子华的信:“今天下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要来我们15军团部,收到信后请速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大别山区,徐海东就听说井冈山那边有朱德和毛主席,后来江西还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主席的名字就更令他敬仰。因此一看到程子华的信件,徐海东就骑上马向军团部驻地赶去。

从前线到军团部驻地足足有135公里,而且中间还要翻越一条山脊。路程遥远,但令人意外的是徐海东仅用3个小时就赶回了军团部,此时的他早已汗流浃背,像是刚淋过一场大雨似的,连他骑得大红马也是浑身淌汗。

徐海东下马来不及休息,刚将脸洗完就听到外面有声音,他出去一看原来是彭德怀和毛主席已经到了。没等程子华一一介绍大家认识,毛主席就紧紧地握住徐海东的手,说:“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

徐海东没想到毛主席会认识自己,当他听到主席的话后,也紧握对方的手,连声说:“还是主席您辛苦,您辛苦了!”

一番寒暄后,徐海东拿出一张地图开始向毛主席和彭德怀汇报工作。徐海东的朴实和开朗令毛主席和彭德怀印象深刻,他们频频称赞徐海东率领的红军作战好,纪律也是很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对毛主席说:“我从小读书少,是一个粗人……”毛主席则摇头说:“革命又不是绣花,粗人只要会打仗就行了!”彭德怀也接着说:“我们都是粗人嘛!”

毛主席风趣的话语、彭德怀爽朗的笑声都领徐海东感到十分亲切。谈完工作,刚好到吃饭的时间,大家便一边吃一边闲聊。由于知道毛主席、彭德怀等人来到军团部,所以炊事班准备的饭菜也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有杂面馒头白菜炖肉

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的条件是非常差的,能吃饱饭就很不错的,没想到饭桌上还有肉。因此当毛主席看到饭桌上的饭菜后,意味深长地说:“海东同志,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徐海东还以为毛主席误会了,连忙解释道:“主席您误会了,我们平时吃的不是这些,这是看您和彭……”还没等徐海东说完,毛主席就笑着打断他,说:“海东同志,我没有在怪你。”彭德怀也说:“海东同志,你多和主席接触接触就知道了,他就是这种性格,并不是在责怪你……”徐海东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

吃完饭,毛主席和彭德怀便准备起身告辞返回中央驻地,而徐海东也急着返回前线。毛主席对徐海东说:“海东同志,按照你的部署,先将张村驿给打下来,然后我们再考虑下一步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点点头,说:“既然党中央来了,那么一切偶读好办了,我先回前线去了。”

在得知徐海东这些年指挥打仗连一台联络的电台都没有的时候,他说:“海东同志,我给你一部电台,方面随时联系。”徐海东有些苦恼地说:“可是我不会用啊。”

毛主席和彭德怀听后都笑了,主席说:“这个不需要你自己动手的,电台有专门的报务人员,他们都会用,你只需要给他们说要发送什么就可以了。”

徐海东嘿嘿一笑,他没想到自己一个窑匠出身的粗人,这些年打仗连电台都没有,如今党中央一来就给自己配电台,他心里格外高兴。此时的徐海东想赶快赶回前线,打一个胜仗,好用这个电台向党中央发送捷报!

在告别了毛主席和彭德怀后,徐海东趁着夜色骑马赶回前线,他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见到毛主席和彭司令员的事情告诉给同志们,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第二天天刚亮,徐海东就带着战士们占领了张村驿。战斗结束后,徐海东用毛主席送来的电台发送了第一份战报,这不仅仅是他第一次发出电报,也是一份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2月,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主席和朱德的带领下渡河东征。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渡河向东前进,沿途他们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扩大红军,为抗日战争做准备。

3月下旬,抗日先锋军总部决定,兵分三路,红15军团为左路军,向岚县一带前进;红28军和红30军为中路军,在石楼、午城等地活动;一军团为右路军,向汾河流域进发。与此同时,阎锡山派出主力部队15个团向红15军团所在的方向扑过来,想要将红15军团“一举消灭”。

面对凶猛的敌人,徐海东采用他擅长的“先疲后打”战术,先是率领红15军团的战士们北上,拖着敌人从晋中走到晋西北。然后在白文镇和刘志丹所率领的红28军会合,再将尾追的敌2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连一口吃掉。

4月下旬,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抗日先锋军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毛主席环视一周,问:海东同志来了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被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徐海东担任旅长。不久后,徐海东率领战士们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5日,徐海东率领第687团参加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当时115师师长交给他的任务是在主战场的东边助攻和阻止前来支援的敌军。随着师长的一声令下,战斗正式打响,第687团从早上打到晚上,狠狠痛击了日军。

八路军撤出平型关战场后,守卫在平型关正面的国民党军也撤退了,平型关再次落入日军手中。10月中旬,徐海东指挥第687团向盘踞在平型关的日军发起突袭,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我军战士再次收复平型关,也再次将日军后方的运输线给切断。战斗结束后,毛主席称这次为“二次收复平型关”。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徐海东跟着朱德、彭德怀参加晋东南粉碎日军“九路进攻”的战斗。同年12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他和王震率部深入华北敌后开展山地游击战。

1938年6月底,日军第25师团向西入侵。日军驻晋城108师团工藤联队西行运送战争物资,而芦苇河谷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八路军总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命令徐海东、黄克诚指挥八路军115师344旅两个团和129师386旅一个团的兵力,从上党地区昼夜行军,打一场伏击战。

7月2日,徐海东在苏家岭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进行了战前动员部署。3日早上,徐海东接到侦察员送来的报告:“敌机械化联队和汽车已经渡过沁河,先头部队也进入黄崖休息,其余日军即将来到至义城。”徐海东当即命令各部在芦苇河两侧的高地,预设阵地准备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午时分,日军全部进入我军事先设下的埋伏圈,随着徐海东的一声令下,埋伏在河谷两岸的战士们猛地向日军开火。一时间,枪声乱响,浓烟滚滚。日军仓皇迎战,我军则分割包围,日军损失惨重。

当天晚上,徐海东经过分析和判断,认为日军一定会组织进行反扑,随后命令一个团的兵力继续在町店附近隐蔽等待时机,阻止前来进犯的日军,其余部队则先向北撤退,迷惑敌人。

果然不出徐海东所料,4日凌晨,上百名日军渡过沁河准备反扑。当衙门抵达黄崖附近的时候,我军再次打响阻击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共毙伤日军1000余人,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徐海东因为长期作战劳累过度,在这次战斗中不断吐血,最后病倒在战场上。中央知道这件事后,便让他快点回延安治疗。

1939年9月15日,徐海东还跟着刘少奇离开延安来到华中,后来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等职务。12月18日,驻南京、明光一带的日军分成4路向周家岗进攻,徐海东知道后当即率部迎战。

这次战斗从21日打到24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军不仅打垮了日军一个整营,还毙伤俘虏日军160余人,活捉了1个日军分队长。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晚会,许多领导人都在这次晚会上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徐海东在给营以上的干部做报告的时候,突然口吐鲜血,再次晕倒。经过医生诊断发现他是肺病复发,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了,随着吐血量的不断增加,这也导致徐海东卧床不起。

皖南事变爆发后,抗日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徐海东此时却十分不安。如今国难当头,他身为一名干部却整日在后方休养,不能为国出力,这也导致他心情格外急躁,病情日渐严重。

华中局无奈,只好将徐海东的身体状况以及他的想法汇报给毛主席。5月,毛主席亲自给徐海东发来电报:“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徐海东看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后,感动得流下眼泪。后来徐海东让秘书将这8个字用毛笔写在月份牌上,放在担架上,以此来抑制自己急躁的情绪。

抗日战争的后五年,徐海东基本上都是在担架上、在床上度过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徐海东的病情也得到好转, 但还是不能起床。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我军撤出华中地区,徐海东也跟随后方机关转移到山东等地休养。

1946年8月,徐海东在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下,离开山东根据地,秘密前往大连,并在这里休养直到全国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徐海东长期在后方休养,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功勋卓著的战将。1955年9月,解放军首次授衔的时候,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但在此之前,徐海东曾请辞大将,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徐海东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列入大将名单后,他躺在床上日夜难安。尽管他的资历很深,但他病倒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从抗日后期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他是没有参与战斗的,因此他认为自己被评为大将是受之有愧的。

于是徐海东想向党中央反映情况,恳请将自己的名字从大将名单中拿掉。当时刚好周恩来来大连,他特意去看望了徐海东。徐海东一见到周恩来就说:“我不能工作,不能为国家效力,还总是让总理您关心,我真是惭愧啊!”

还没等周恩来说话,徐海东又说:“总理,我长时间休养,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实在是太少了。如今国家要授予我大将,这个军衔对我来说是有些高了,党中央能否重新考虑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周恩来看着徐海东那真挚的眼神,郑重地说:“徐海东同志,中央授予你大将军衔,这不高也不低,刚刚好。”周恩来的话令徐海东激动到几乎要流泪。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6年8月,徐海东从大连移住北京观音寺一号。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逐渐好转,徐海东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同年9月,徐海东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也根据自身健康情况,开始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69年3月,党的九大即将召开,但徐海东却没有收到通知。直到3月31日晚上,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才说:“毛主席紧急提议,徐海东同志应当出席第九次代表大会,并提议他参加大会主席团。”

当时徐海东身体不适太好,但他还是说:“毛主席提我的名,我身体再不好,就算是爬,我也要爬去!”就这样,徐海东带上氧气袋,当天下午赶到人民大会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毛主席问:“海东同志来了没有?”徐海东连忙站起来回答:“到了!到了!”徐海东久久望着毛主席,老泪纵横……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在郑州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