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刘淑珍等的《大气污染对中老年人生物学衰老影响的系统综述》一文。文章提到,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健康及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关注大气污染对中老年人生物学衰老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中老年人(年龄≥45岁)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延缓衰老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该研究系统回顾了已发表的中老年人群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总结其对不同类型生物学年龄的影响,为后续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还提到,该研究将生物学年龄作为评价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归纳了探讨主要大气污染物与中老年人各类生物学年龄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5项研究探讨了大气污染对不同算法的DNA甲基化年龄的影响,6项研究探讨了大气污染物和端粒长度的关系,6项研究以衰弱为结局,另有1项研究揭示了细颗粒物(PM2.5)及其组分与复合指标年龄的关系,总结更新了相关证据。该研究发现了PM2.5及其黑碳组分的浓度增加可显著加速中老年人生物学衰老水平,而氮氧化物以及臭氧等主要气态污染物虽然存在一定的衰老加速作用,但研究证据较为有限,还需继续加强相关科学研究。

文章最后还指出,考虑到衰老是众多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在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当下,控制大气污染可以有效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负担。对于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中老年人群,可以考虑通过衰老评价,针对偏离正常衰老途径的敏感人群和特定环境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帮助缓解后续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