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三江源”腹地,是“中华水塔”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我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在青海最早的播撒地。近年来,果洛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果洛州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果洛凝心聚力。

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州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新时代果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任务分工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出台《果洛藏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及时修订完善《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各地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方位、全区域、全社会共创共建工作大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绘制的民族团结手抄报

思想教育引导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牢固。用好抓党建促落实工作机制,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载体,以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牧民群众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场讲座千人宣讲万人签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社等活动。成功举办以“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果洛州农牧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演讲大赛。通过“民族团结进步+互联网”的方式,持续推动党的民族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直达基层、落到一线,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常态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洛州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物质基础更加丰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农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不断缩小,民心思稳、民心思富、民心思进成为主旋律。将对口支援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健全完善支援机制,深化拓展帮扶内涵,2010年以来累计落实援建资金34.11亿元、项目945个。教育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促进了教育由“保学”向“优学”的转变;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实现了果洛医疗技术从弱到强、医疗人才由少变多、群众就医由远到近的“三个明显”改善,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洛州玛沁县人民医院的移动医疗一体车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大交融趋势更加鲜明。全面落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项计划”“十项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706万元,参与人数1.5万人(次)。坚持以文为媒,以旅为桥,精心打造“雪域净土·秘境果洛”文旅品牌,2023年旅游人数达63.8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95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65%,有效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果洛足球队亮相贵州村超,果洛青少年研学黄浦江畔,上海音乐学院援青团队组建的果洛青少年管乐团参加“中华杯”中国第十七届优秀管乐团展演并获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东部地区就业创业。创作完成的《永远的长征》《从黄河到长江》等精品文艺剧目,多次赴延安、遵义等地巡回演出。组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贸易洽谈、特色产品展销等经贸活动。积极实施石榴籽社区创建活动,有效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瞄准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目标,着力在守护“中华水塔”和黄河安澜中坚守“源头责任”、彰显“干流担当”,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州草原植被覆盖度达62.1%、森林覆盖率达13.5%。黄河出境水质始终保持在Ⅰ类,14个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和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累计投资20.1亿元实施封山育林和退化草原、水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建设。突出“生态果洛、绿色农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基地建设、品牌培育、企业扶持、科技创新、强基固本“五大行动”,逐步走出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路子。落实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让牧民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2023年10月,果洛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洛州玛多县扎陵湖畔的黄河源头纪念碑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积极探索青川毗邻三州四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共创共建等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交界地区交往交流、安定有序、共创共建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总结提炼推广“班玛经验”“达日牧长制”等一系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典型经验,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洛州班玛县的“帐篷警务室”

实践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更加丰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抓手,深入挖掘红军长征经过班玛、果洛和平解放等红色历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编制《榜样的力量》宣传读本;精心策划推出“果洛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四特辑”,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注重文化赋能,邀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出任“果洛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大使”。注重总结提炼,全面梳理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品牌化、大众化、绿色化、实体化、亲民化、制度化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果洛实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洛州班玛县红军沟的浮雕

奋楫扬帆启新程,砥砺奋进再出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果洛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和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投身果洛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