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杨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价值引导、实践育人、务实创新,探索志愿服务对象多、活动类型多、风险挑战多“三多”特点,构建“五彩缤纷”志愿服务体系,以“红橙蓝绿金”为主色,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完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益”起向未来。

勇当“红色先锋”,服务“国之大者”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组织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志愿者成立“五老宣讲团”,走进乡村学校、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讲“龙街的前世与今生”“诸同然的革命故事”“古往今来话杨桥”;组织100余名文艺文化志愿者参与杨桥街道“‘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西山苗族文化旅游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下基层”文艺汇演志愿服务;杨桥社区“红袖标”志愿服务队,守护杨桥一方平安;月家社区乡贤志愿调解队维护杨桥和谐稳定。志愿红与国旗红交织构成社会温暖与希望的红色,服务“国之大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发“橙色活力”,服务“国之未来”

用爱心浇灌每一颗童心,用艺术丰盈每一个童年,用文化滋养每一个家庭。杨桥街道成立“妈妈志愿服务队”“彩虹桥”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持续三年开展“童行有你”流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开设“父母课堂”“爷爷奶奶课堂”“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举办寒暑假爱心托管班、丰富多彩的主题节日活动;杨桥街道“大学生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积极动员辖区青少年儿童加入杨桥街道“童心桥”合诵团,编排艺术作品《一起向毒品说“不”》《青春有“警”,向阳而生》《艾滋病,我们一定战胜你》《青少年模拟法庭》在嵩明县各单位、高校、中小学开展巡回演出,绽放着奉献友爱的“橙色”暖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蓝色行动”,服务“心之所向”

通过校地共建招募心理健康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杨桥街道“蓝色满天星”志愿服务队,开展“蓝信封行动”,以书信架起大学生志愿者关心流动留守儿童成长的情感桥梁,让爱意与善意相互触碰,让心灵与心灵相互陪伴;联合心理健康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团辅活动,提升辖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素养,筑牢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防线;广泛收集青少年儿童“微心愿”,为辖区4名留守青少年儿童改造“学习小屋”,为40余名困境青少年儿童购买医保、赠送爱心物资等,点亮青少年儿童83个微心愿,满足了辖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情感需求,解决了青少年儿童家庭实际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践行“绿色环保”,共创“美丽杨桥”

杨桥街道志愿者积极点缀杨桥“绿水青山图”。连天草色无穷碧,山水悠然润民心。以“创建文明城市,保卫杨桥环境”为主题,定期开展卫生清洁、“益”起护河、“植”此青绿、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森林防火等志愿服务活动。山光水色与我亲,垃圾分类我践行。旁人眼中的垃圾,志愿者眼中的宝藏,龙街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勤俭节约,变废为宝”“垃圾分一分,美丽美十分”创意垃圾设计活动,取之于“废品”,加之以改造,用之以分类,让废品二次发光装扮龙街“最美庭院”。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志愿红的爱与奉献在杨桥的绿水青山间“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望“金色夕阳”,服务“老有所依”

爱在夕阳红,志愿永不停。由昆明城市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杨桥商会、社区律师、社区医生、乡贤人士、网格员、社工等组建的杨桥街道“共享亲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老年人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义诊、义剪、中医理疗等服务。在传统节日开展暖心“中秋宴”、重阳敬老“文化餐”“粽”享端午“我们的春节”等主题活动;为50余名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定制入户生日慰问;结合老年人身心需求开展“从‘名’开始,快乐习字”、学说普通话、朗读《早梅诗》、学习老年健身操、“以棋会友”等趣味老年课堂20场次,服务人次300余人,营造了“老有所依”的社区文化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桥这片热土上,志愿服务以无数微光汇聚无数暖流,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彰显了社会文明的温度与高度。

来源:杨桥街道|编辑:李艳娜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