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法院城关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回应群众对家事审判的多元司法需求,始终秉持“和+”柔性司法理念,以“三型解纷”模式、“三项机制”创建、“三个平台”载体的家事审判工作格局助推家事审判专业化建设,全力打造家事纠纷诉讼治理的和“枫”品牌。法庭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湖北省法院先进内设机构”“孝感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1人被授予“湖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一、“三型解纷”打好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组合拳”

(一)专业型解纷,提升审判质效。2017年成立妇女儿童维权案件综合审判团队,调任具有法律素养、心理学知识及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和辅助人员专门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在家事审判法庭设计中融入“和+”理念,以“座谈式”审理方式,营造平缓对话沟通氛围和亲近法庭气氛,助力家事矛盾高效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疏导型解纷,心结打开法结。家事审判中引入心理咨询机制,对当事人进行诉前咨询、诉中疏导、诉后化解,引导当事人修补、改善、弥合婚姻关系,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助推家事纠纷化解。2018年底成立悟法人心理咨询中心,设置个人咨询、团体心理疏导、宣泄室、小团体咨询4个功能区,为家事纠纷化解配备专业心理疏导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联动型解纷,助力多元共治。2019年初大悟县委政法委、妇联在大悟法院成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搭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平台,依托县、乡、村(社区)三重婚调网络,打造一支专群结合的婚姻家事纠纷调解员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化解家事纠纷合力,推动县域内形成健康的婚恋理念和共建共享幸福家庭生活的社会氛围。2023年、2024年分别联动解纷102起、36起,联合普法宣传15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三项机制”耕好家事审判工作主业“责任田”

1

“12490”机制丰富枫桥解纷模式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眼实质化解婚姻家事矛盾纠纷,在审判实践中总结探索调解经验,积极推行运用“12490”工作机制,打造家事纠纷化解“优选地”。2022年、2023年调解率37.9%、40.1%;2024年至6月1日调解案件113件,调解率53.3%,调解率逐年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一站式取证保护制度共护妇儿权

推行“三令一书一卡”制度,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家庭教育指导令及离婚证明书、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在婚姻家事审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与公安、妇联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一站式取证保护制度,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助推家事审判工作提档升级。2024年发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15份、人身安全保护令3份、家庭教育指导令9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22份,协同处理化解家暴案6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判后回访助推家事审判工作闭环

牢固树立“调立审执访”一体化理念,主动进行判后答疑,建立家事案件判后回访帮教机制。对涉家暴、子女扶养等家事案件中存在情感障碍及风险隐患的情形进行重点标记,制作回访帮教清单,法官灵活采取入户、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不同回访方式,全面有效掌握案情走向,引导当事人修复情感、维护家庭和谐稳定。2024年与人大代表、妇联、共青团及公安机关联合回访帮教28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三个平台”推好家事法庭能动司法“服务牌”

01

聚焦司法服务便民点,开好家事巡回审判庭

以院机关家事法庭为主场地,分别在高店乡、阳平镇、芳畈镇等地设立巡回审判庭,选取婚姻家事纠纷典型案件及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巡回审判8场次,通过巡回审判普法,引导群众懂法、讲法,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助推乡村移风易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聚焦家事审判着力点,抓好家庭教育指导站

为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化解婚姻家事纠纷,持续开展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悟法院先后在大新政府、大悟县实验中学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搭建“家、校、社”协同平台,引导涉未成年人案件当事人、监护人提升家庭责任意识,助推家庭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聚焦司法为民结合点,用好代表家站工作室

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家站与法庭深度联动,大悟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在城区家站点挂牌设立9个工作室,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庭审、案件调解及开展联合普法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熟悉社情民意、公信力高、协调力强的独特优势,助推家事纠纷综合治理提档升级。2024年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庭审28场、案件调解33件、联动普法宣传10余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悟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