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紧紧围绕规范行政裁量权的目标,认真履职尽责,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和合法,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坚持制度建设先行。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制定《泾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行政裁量权动态调整和备案审核常态化机制,从处罚依据、违法行为和处罚标准等方面对基准进行规定,同时要求各执法部门将行政裁量基准事项依法公示并录入安徽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明确执法监督主体,压实各方工作责任。

坚持执法培训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2次,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考前培训1次以及组织模拟考试1次,加强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的学习培训,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纳入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内容。通过专业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使行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准确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合法、合理行使行政裁量权。培训覆盖县直和乡镇执法人员共计16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乡镇执法人员水平和能力。

坚持免罚轻罚柔性化。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县直主要执法部门全面梳理行政处罚事项及实施情况,根据行业特点、监管现状和执法实际,筛选出实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行政处罚事项。全县目前已推出3份清单,涉及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20个领域,共对682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

坚持执法监督全面化。严格执行全县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季度备案制度,依法慎重实施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助力法治营商环境。第一季度,该县主要行政执法单位共办理涉企行政处罚案件116件(不含正在查办案件),涉及企业90家,主要处罚方式为罚款,共处罚款603050 元。未发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加重企业负担问题。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对全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反馈并解决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对行政处罚畸重畸轻、显失公正的及时予以纠正,倒逼依法公正规范执法。(汤志勇 徐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