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成渝之心、巴蜀门户,既是一座充满澎湃发展动能的创业之城,又是一座鱼水情深、军民双向奔赴的双拥模范城市。

作为元帅故里,这里英雄辈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一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赓续传承。

近年来,资阳市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抓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2012年、2020年,资阳2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05年、2010年、2020年、2024年,资阳4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2024年,资阳所辖的雁江区获省双拥先进区称号,安岳县、乐至县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这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全市广大军民的辛勤与付出,展示了全市上下、军地双方团结协作携手共建成果,成功书写了军政军民团结的灿烂新篇章。

加强制度保障 高位推动双拥工作

浓厚的双拥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浓厚的双拥氛围。

一直以来,资阳市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高位推动,把双拥工作作为兴市强军、促进军地共同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纳入资阳市“十四五”规划,为全市双拥工作明确了发展目标和路径;同时,将双拥工作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为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印发《资阳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实施意见》《资阳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工作奖励办法》等文件,形成推动双拥工作高效开展的制度机制。

有力量、有保障、有制度,近年来,资阳市不断探索和创新双拥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持续弘扬双拥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

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在全省率先推出资阳全域景区景点和公交车向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免费的政策,全市推出44条双拥示范公交线、351辆双拥示范公交车;市荣军优抚医院推出住院自费部分最高全免、市人民医院推出体检5折等各类优待措施达100余项。

出台《关于提高资阳籍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家庭奖励金标准的意见》《关于提高入伍大学生一次性奖励金标准的通知》,每年新增300余万元,对立功受奖的资阳籍现役军人家庭最高奖励10万元,大额提高一次性入伍奖励金和大学生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

推行“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法,常态化做好光荣牌悬挂工作,第一时间为立功受奖官兵送喜报,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送达立功喜报1332份。

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和改造双拥主题公园、双拥文化广场、双拥示范街、双拥文化长廊等,全市设立永久性双拥标志1044处,命名国防教育基地4个……

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之下,资阳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军民双向奔赴 双拥共建结硕果

“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海军资阳舰全体官兵,祝家乡人民新春快乐!”2024年春节前夕,海军资阳舰官兵以视频形式,为全市人民送来新春祝福。

城舰共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舰共建活动。

一声问候跨越千里,天远心近牵挂常在。自海军资阳舰命名和入列以来,城舰携手在新时代双拥工作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2023年10月资阳舰继承“海上先锋艇”荣誉称号,“城舰共建”成果丰硕。

城连共建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连共建活动。

每年“八一”、春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带头走访慰问驻资部队和优抚对象,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为他们送去新春慰问礼包、画报、手写慰问信等;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构,建立军地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自2020年以来,军地互办实事130余件次;深入开展城舰共建,用于资阳舰双拥共建经费逾300万元;高效推进城连共建,投资500余万元为驻西藏日喀则亚东地区77649部队71分队建设加压加氧高原室内训练场、亚东炮战纪念馆。

人民军队人民爱,任时代变迁,也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

近年来,资阳坚持主动问需、靠前服务,全力以赴保障部队基础建设。先后投入10亿元建成全省一流国防动员训练基地,投入1.34亿元建设全省一流武警支队教导队,投入860万元建设武警支队“智慧磐石”工程,每年承接全省1万余名官兵在基地进行训练;支持32276部队打造园林式单位,部队被表扬为全军绿化先进单位;投入620万元采购消防支队装备1024件(套)和新列装自卸式消防车、冲锋舟等车辆(舟艇)6辆(艘)。各县(区)无偿划拨土地、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人武部和武警中队营房、文化室、活动室建设,有效改善官兵训练和生活环境。

人民军队爱人民,全市人民对军队的拥护与支持,换来的是部队对人民深厚的感情。

长期以来,驻资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如亲人,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出动官兵、民兵执行要道设卡、联勤武装巡逻、社会面防控等任务,组织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等工作,有力保障了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驻资部队自身优势,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开展国防教育,每年完成20余所院校的学生军训任务。

暖心优抚举措 解现役退役官兵后顾之忧

今年5月30日,资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揭牌投用,结合军人、退役军人的需求,帮助退役军人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在全省率先设立“八·一”专线,市、县(区)呼叫号码尾号均为“8181”,帮助5000余名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军人子女入学优待政策,解决325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结对,完成建档立卡、优待证申领84417人;深入开展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市县乡村优抚对象关爱结对实现全覆盖。

资阳市不仅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确保优抚对象的权益得到保障,而且扎实做好安置工作,全力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全面、高效的保障和支持。

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活动在资阳隆重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活动在资阳隆重举行

近年来,资阳加强与经信、人社、商务等部门联动协作,与资阳开放大学、四川希望汽车技师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资阳口腔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构建“企业+退役军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培育培训模式,增强退役军人就业适岗能力。开展退役军人军属招聘会(含网络招聘会)80余场次,参与企业3000余家,提供岗位3万余个,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

此外,印发《资阳市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推行“1+3”选岗法,实现部队、接收单位、退役军人“三满意”。2020年以来,全市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31名、符合政府安排退役士兵412名,省下移交安置计划100%完成。“一站式”服务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2020年以来接收光荣返乡退役军人3775名。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资阳,双拥实事办了一件又一件,“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在这里数不清、道不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资阳将继续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唱响新时代双拥赞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媒体记者 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