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产商不能为了生产“新奇玩意”而不顾基本安全。

全文1415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翟永军

▲新京报记者购买的“网红”灭火器材。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记者购买的“网红”灭火器材。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灭火宝”“灭火球”“灭火花瓶”……近期,一些不同于常用家用灭火器的新型灭火器材在网上流行起来。在电商平台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多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之间。根据商品详情页介绍,其能用于扑救四到五种火灾,优势在于造型好看、节省面积、使用方法简单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

然而,这类灭火器真的可以灭火吗?新京报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购买六种“网红”灭火器材,并联合消防部门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它们的灭火效果均不理想,有些产品甚至会在灭火过程中爆炸,容易伤到附近的人,有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不少公众消防意识的持续提升,家用等日常使用场景下的消防设备市场需求逐渐增多。尤其是对便携式、易于使用的消防设备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各类缩小版的消防器材逐渐被生产出来,有的因为造型独特,被打造成了所谓的网红产品。

但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器材的质量把控始终是个难题。此次受到关注的几款网红灭火器就是如此。在试验过程中,不仅灭火效果不理想,还存在安全隐患

而从报道看,上述新型灭火器材还没有取得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且在瓶身、包装盒、商品详情页等地方,均无这些灭火器材具体成分的介绍,客服也表示不清楚。

那么,问题就来了,认证不合格的灭火器,怎么就轻易进入了市场,并且在电商平台上热卖?按理说,类似产品从生产、质检到推广销售,相关的中间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对需要认证的消防产品,前述法律还规定,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但报道中所提及的网红灭火器,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认证。这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线下商店不出售此类新型灭火器材,这类产品目前主要还是通过电商平台流通。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也要主动负起责任,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不能放任类似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危及公众安全。尤其是电商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严格商品的上架审核,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到后期处理全链条发力,把好质量关。

要明晰的是,灭火器的质量事关公众的日常安全,其从生产、认证到销售都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中间环节不能形同虚设。生产商不能为了生产“新奇玩意”而不顾基本安全;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能盲目追求产品的新奇和美观,尤其是灭火器等涉及消防安全的产品。

总而言之,此事中,尽管网红灭火器材在外观设计和概念营销上下足了功夫,但在关乎安全的灭火效能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因此,对不靠谱的网红灭火器,不该放任其轻易进入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生产商、监管部门、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古丽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如果可以,请点点底部广告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