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中,新闸控制中心曾是运营调度的核心,见证了上海地铁30年的辉煌。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运营需求的变化,新闸控制中心已于5月31日完成了其使命,正式退役。当晚,上海地铁2号线的运营控制中心(OCC)成功迁移至3C集控调度大厅,助力集控调度全面升级。

自1995年投入使用以来,新闸控制中心不仅是上海地铁运营调度的起点,也是无数地铁员工记忆的承载地。三十年来,它不仅负责调度指挥1号线和2号线的运营,还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上海地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随着2019年9月1号线OCC的迁移,2号线OCC的迁移计划也紧随其后,特别是在CBTC信号系统项目完成后,2号线OCC的迁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2号线OCC顺利搬迁至3C集控调度大厅,调度指挥中心进行了周密准备和精心部署。通过与集团各单位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制定了涵盖搬迁时间、具体流程、设备调试、系统验证、人员保驾、风险管控等关键环节的详细搬迁方案。在搬迁前,调度指挥中心联合兄弟单位进行了设施设备的全面检查和搬迁演练,确保所有设备与2号线OCC的设备完全兼容,并能稳定运行。

5月31日夜晚,2号线的运营控制中心(OCC)搬迁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根据预先制定的搬迁计划,2号线调度员被分为A、B两组,A组留在新闸控制中心确保当天的运营顺利结束,B组则在晚上7点准时抵达3C集控调度大厅,进行设施设备的最终检查和确认。两组调度员的工作既紧张又有序,确保了搬迁过程的平稳进行。

随着2号线运营的结束,维保通号信号割接团队立即行动,执行系统切换任务。他们将3C集控调度大厅中2号线席位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设备监控系统与新闸控制中心的相应系统设备进行了无缝对接,确保所有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后,B组调度员在3C集控调度大厅的2号线工作席位上进行了动车演练,模拟了正常地铁运营中的列车及设备状态监控和运营调整操作,以验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此以外,当晚还同步进行了列车DTO模式运行演练,模拟站台门和车门故障,帮助各行车岗位能更好的掌握DTO与ATO模式的差异性,提升列车DTO模式运行下站台门、车门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后续2号线开通DTO运营提供可靠保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搬迁后的设施设备可靠性测试均顺利通过。自此,2号线OCC正式入驻3C大楼,2号线OCC正式入驻3C大楼,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上海地铁运营调度指挥工作的变迁和发展,是上海地铁30年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从梅陇基地信号楼到新闸控制中心,再到如今的3C大楼,上海地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以适应超大规模网络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要求,确保线网运营安全可控、列车运行高效便捷,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此次2号线OCC的搬迁,不仅是上海地铁运营调度指挥工作的一次变迁,更是上海地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下阶段,调度指挥中心将继续秉持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提高运营安全保障和效率,确保上海地铁网络的安全稳定。不断提升运营调度指挥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真正实现智慧调度,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图文来源:地铁万象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