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省份,高寒天气下,高铁动车组运行需要克服车体防寒、清冰除雪等多重难关,如何保障动车组的贴地飞行?铁路部门有了众多黑科技,为高铁动车组护航。6月18日,记者走进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动车段一探究竟。

12年前,黑龙江省还有“高铁禁区”之称。如今,这片黑土地已拥有京哈、哈齐、哈牡、牡佳等四条高铁线,配备CRH5A、CRHA382BG以及13组国内高寒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高铁运营里程达1400余公里。成功填补了我国高寒高铁的运营技术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动车段检修车间走进素有高寒动车组“4S店”之称的哈尔滨动车段检修库内,各种智能检修机器往复奔忙。走近一组CRH380型动车组,车门、水箱、水管都加装了伴热线,安装了导水槽,防止冻结失灵。哈尔滨铁路部门对动车组开展了51项防寒改造,可以满足零下40度的天气下安全运行。

操作人员进行密封堵安装据介绍,哈尔滨动车段目前有三种高寒型动车组,在动车组防寒保暖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改造,主要项目在设备舱密封以及供暖供水管路伴热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在车体内部加装了防寒保暖层,就像裹上一层棉被一样,在保证车厢的保暖性的同时,又优化了空调的采暖方式,确保空调恒速升温,均匀受热,确保动车组在高寒环境下安全平稳运行。

冬季降雪期间,钢轨上的积雪会卷入动车组的车底形成冰壳。掉落的冰块会对车底和线路边的信号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动车组融冰除雪工作是冬季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好比汽车车轮被冰雪包裹以后,会影响制动力以及出行的舒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操作人员演示清冰除雪作业以往,清冰雪主要依靠人力,由检修人员使用除雪杆、橡胶锤等工具进行人工清雪。但人工清雪除雪效率慢,一列编组8节的动车组要16人作业4个小时才能清理完成。但人工力度不好掌握,容易对动车组车体带来损伤。

为提高动车组融冰除雪效率,2023年3月份,哈尔滨动车段检修车间副主任王涛在原来除雪设备上,结合实际需要,提出设备改进方案,与哈国铁科技公司新研发了一种动车组除雪装置——动车组融冰除雪热水增压装置。采用腹膜供水集中适时加热、恒温恒压供水、二次增压等技术,可实现水源快速加热、二次加压,配备的手持快插式喷水枪,连接有约10米长、耐磨材质的水管,可对邻近三条股道的3列动车组同时进行清冰除雪作业,平均每列动车组仅用时40分钟。

应对冬季高寒的裙板滤网由于高铁动车组的检修工作仍是以人工检修为主体,因此,在提高作业人员检修标准方面,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投用作业监控评价管理系统,通过在作业区域安装摄像机,能够让作业流程可追踪,可回溯,让作业标准更规范。

动车组作业监控评价管理系统,可对人员轨迹进行精准定位,人员的动作进行捕捉和记录,并与作业任务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自动监测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便于现场的管控与评估,避免了人文因素造成的漏检和漏修,系统还可以对全过程进行追溯和评价,找到作业效率低下和作业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可以通过人员的不断改进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图文来源:闪电新闻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